“皇上,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陆炳斟酌着道:“您想想,徐孝先的奏疏是通过东厂递到您这里的。而无论是皇上您还是东厂,如今对马墉都没有任何动作。臣想,马墉此时一定认为,徐孝先还没有找到他贪墨的罪证。
所以朝廷此时才迟迟没有动手。
通过接触王应举,马墉最起码可以掌握两条重要的线索:其一,从北镇抚司得到这件事情的进展。其二,利用从北镇抚司得到的消息,进而决定该如何动作。”
嘉靖不作声地看着陆炳,长长叹口气。
马墉确实精明能干,而且陆炳说的也没错。
这种他自己钦点的朝臣贪墨案,东厂不合适缉捕拿人。
锦衣卫虽合适,但并非他的职能。
何况,从一开始这件案子便是由徐孝先靠着东厂办的,所以若是要缉拿朝臣,便是只有北镇抚司了。
如此一来,马墉通过北镇抚司自然能够得到他想要得到的消息。
“对于徐孝先你怎么看?”
嘉靖岔开话题问道。
“回皇上,臣认为……徐孝先有勇有谋,是个可造之材。无论是仇鸾一案,还是沈丛明一案,徐孝先都表现得极为出彩。若不是皇上您把他借给了东厂,臣在锦衣卫办差上也会多多倚重的。”
“锦衣卫就别想了。”
嘉靖看了一眼陆炳,又看向旁边默默不语的黄锦,道:“东厂也别想了。”
“呃……那皇上的意思是?”
陆炳有些明白嘉靖的想法了。
嘉靖也是有苦难言啊。
东厂、锦衣卫、北镇抚司三者,本该是他这个帝王手里最为锋利的刀。
可这些年来,无论是东厂还是锦衣卫,或者是北镇抚司,其实从未让他满意过。
陆炳虽忠心,且也有一定的才华,可做事向来是瞻前顾后。
即便是有他这个皇上做陆炳的最大靠山。
可这些年来,陆炳在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上,只能说是成绩平平。
老好人的性格决定了陆炳的上限,看看他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谁,就已经一清二楚了。
东厂要比锦衣卫稍微好一些。
但黄锦一来要随侍在自己身边,再分心让东厂做多余的事情,黄锦就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所以这也是为何,随着徐孝先的异军突起后,陆炳跟黄锦为何都很赏识的原因。
毕竟,有这么个一个属下,对直接向皇上负责的他们两个人而言,可谓是极大的一个助力。
陆炳跟仇鸾之间的事情就不用说了。
而他跟马墉之间的矛盾,若是换做旁人,也绝不会把如今的马墉逼迫得跟无头苍蝇似的四处奔波。
甚至陆炳自认为,即便是他亲自上阵,都不见得能把马墉这个堂堂正二品的都察院右都御史,逼迫到眼下这般境地。
但徐孝先却是做到了,而且做得极为漂亮。
使得到如今,从来没有人怀疑,马墉如今的衰落,其实跟自己有着很大的关系。
嘉靖望着面前的两个旧人,微微叹口气。
这些年来东厂、锦衣卫让他算不上满意,但好在两人还能洁身自好,约束好自身。
更未与朝臣同流合污,能一直保持着跟他这个皇帝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而北镇抚司就不同了,一直以来都是他的一块心病。
走马灯似的不知道换了多少个掌印镇抚使了,但没有一个能让自己满意。
要么是被朝臣拉拢腐蚀了,要么就是迷失在权色之中。
就像这新上任的王应举,同样是嘉靖钦点。
可结果呢?
这才几日的时间,已经快把青楼当家,把家当客栈了。
商贾也好、官员也罢,从陆炳递上来的奏疏上就能看出来,天天除了收礼便是应酬加睡青楼女子。
这样的朝臣,嘉靖又怎么敢放心依仗呢?
此时的嘉靖,深吸一口气,原本还想再等等看,再考校徐孝先一段时间,而后再议能否委以重任。
如今看来,等不了了。
陆炳、黄锦都无法离开京师,北镇抚司的王应举……烂泥扶不上墙。
“拟旨,晋锦衣卫中千户所壬字所百户徐孝先正五品千户,即日起掌印北镇抚司,赐飞鱼服、銮带绣春刀、赏金百两……。”
陆炳有些震惊,同时也有些惭愧。
但不管如何,在他看来,这个结果对他而言有利无弊。
毕竟,如今迫在眉睫的马墉一案,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由徐孝先来办了。
而且,这件事情的起因,也只有他跟黄锦以及徐孝先三人知晓。
黄锦愣了愣,旁边的秉笔太监此时也已经拟好了嘉靖的旨意。
嘉靖摆摆手道:“徐孝先如今可在东厂?直接过去传旨给他吧。至于马墉案子该如何办理,北镇抚司全权负责。元日前朕只要一个结果。”
“皇上,徐孝先未在东厂,要不等明日?”
黄锦微笑道:“今日徐孝先请假了,陪着他嫂子去给他嫂子的祖母拜寿去了。”
“他跟着凑什么热闹?他嫂子一人去还不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奋斗在嘉靖年间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奋斗在嘉靖年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