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北边(指向北凉),段业?嘿,一介酸腐儒生罢了!根本不懂怎么经营‘公司’(治理国家),手下那帮‘职业经理人’(沮渠蒙逊等权臣)个个野心勃勃,内部管理混乱得一塌糊涂。而且路途遥远,咱们的‘物流成本’(粮草运输)太高,打他不划算!列为‘观察对象’,偶尔敲打敲打就行。”
“最后,重点来了!(手指重重戳向后凉)吕光!这老家伙当年是威风,可现在呢?年老体衰,昏招迭出!最关键的是,他几个儿子——吕绍、吕纂、吕弘,为了争‘董事长’位子,正打得头破血流,‘公司’内耗严重,人心惶惶!这就是块摆在咱们嘴边的大肥肉啊!”
秃发乌孤的眼睛瞬间亮了:“先生高见!然后呢?”
杨统成竹在胸,抛出核心策略:“‘三分取一’,集中力量办大事!对西秦,咱们‘画大饼’(怀柔);对北凉,咱们‘使绊子’(牵制);然后,把咱们所有‘精兵强将’(资源)都砸到后凉身上!咱们不用跟他玩命决战,就玩‘游击战’:他种田,我们去骚扰;他收粮,我们去抢;他睡觉,我们去敲锣!让他农也荒了,仗也打不赢,疲于奔命。我敢打包票,两年之内,后凉的老巢姑臧(今甘肃武威),必成主公您的‘新总部’!”
这番高屋建瓴、切中要害的“灭后凉方略”,瞬间征服了秃发乌孤和整个南凉管理层,被定为国策!杨统凭借这份“顶级商业计划书”,不仅稳坐南凉“首席战略官”(参与最高决策)的位置,还被秃发乌孤亲自点名,作为“文武之秀杰”的代表人物,成为南凉“核心董事会”成员。
杨统深知,光有战略还不行,人才是核心竞争力。南凉是鲜卑政权,想要在汉人文化底蕴深厚的河西站稳脚跟,必须搞“人才引进”。他积极推动秃发乌孤颁布了“中州之才令”——向广大中原流亡的汉族知识分子发出英雄帖:“来南凉吧!这里待遇优厚,晋升空间大,老板开明!” 此令一出,效果显着。梁昶、郭韶等一批有能力的汉士纷纷“跳槽”加盟南凉。当有鲜卑老贵族嘀咕:“咱鲜卑勇士天下无敌,要这些酸文人干嘛?” 杨统就笑眯眯地打比方:“各位将军勇猛如肉,当然顶顶重要!可这治国安邦、出谋划策、写写算算,就好比炖肉用的盐和香料(调味料)啊!光有肉没调料,这锅汤它能香吗?能吸引更多‘食客’(百姓、人才)来咱们这儿吗?” 比喻虽俗,但理儿透。在他的“猎头”和“调味”作用下,南凉的“人才池”迅速充盈,汉化进程大大加速。
更绝的是,杨统的战略和怀柔政策产生了“虹吸效应”。后凉那边一看,南凉势头正猛,待遇还好,老板还礼贤下士?于是,后凉大将杨轨、名臣王乞基等重量级人物,也带着人马“弃暗投明”,跳槽到了南凉!杨统的“灭后凉方略”和人才政策,成为南凉早期迅猛扩张、快速崛起的核心引擎。这段时间,无疑是杨统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KPI(灭后凉进度条)蹭蹭往上涨,老板赏识,同事(大部分)佩服,堪称“人生赢家”。
第三幕:北凉篇——“败军之将”的惊天逆袭与“宠逾内旧”
然而,“职场”风云变幻,没有永远的赢家。公元407年,南凉的第二代老板秃发傉檀(秃发乌孤的弟弟)决定对北凉用兵,意图扩大战果。他亲率五万精锐(几乎是南凉老本),气势汹汹地杀向北凉。时任西郡(今甘肃永昌西)太守的杨统,作为经验丰富的老臣,自然也随军出征。
双方在均石(今甘肃张掖东)摆开战场。北凉的老板,此时已是那位雄才大略、心狠手辣的匈奴人——沮渠蒙逊(他早已干掉了名义上的老板段业,自己当家)。沮渠蒙逊可不是段业那样的“书呆子”,他是真正的枭雄。结果,南凉大军在均石遭遇了滑铁卢般的惨败!五万大军被打得七零八落,秃发傉檀狼狈逃回,而我们的杨统先生,很不幸,在混乱中成了北凉军的俘虏。
五花大绑的杨统被带到沮渠蒙逊面前。按常理,败军之将,要么引颈就戮,要么卑躬屈膝求饶。可杨统不!他昂首挺胸,直视这位以狠辣着称的新老板,开口第一句话就不同凡响:“久闻沮渠将军求贤若渴,胸怀大志!今日一见,果然气度恢弘,名不虚传!” (潜台词:我知道你是明白人,别杀我,我有用!)
沮渠蒙逊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阶下囚”,故意揶揄道:“哦?败军之将,连自己都保不住,还敢在本王面前谈‘贤’论‘才’?”
杨统面不改色,微微一笑,抛出了重磅筹码:“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时得失何足道哉?将军可知,当年在南凉,正是我为秃发傉檀谋划了那套差点把贵国(指北凉)也打包带走的‘灭后凉方略’?若非在下‘三分取一’的策略里,把贵国暂时列为‘观察对象’,贵国当时的处境,恐怕比后凉也好不了太多吧?” 这话一出,等于直接告诉沮渠蒙逊:我可是差点让你们北凉“破产”的幕后推手之一!我的能力值,你掂量掂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