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内突然乱了起来,洪庆知道被牛月娥言中了,两个人赶紧跑去王府。
远远的看到王府也乱套了,好多百姓在围攻御林军,好在还有禁卫军拼死守住王府大门,王府内还算安静。
“哪来这么多骁勇善战的百姓?”
冲进王府大门,正撞见王洪宁:“牛将军,你对了,我错了,我去拼命!”
洪庆一把拉住王洪宁:“王将军,别冲动,先说说咋回事?咱们一起想办法!”
当初牛月娥怀疑赵鼎纲的时候,王洪宁就觉得小题大做,他是怕牛月娥告诉海玉蛟,海玉蛟肯定收拾自己,这才听话,配合洪庆对进出泉州严加盘查。
可是他只查了三天,见城内外一切正常,出入城门的行人也没什么异常,叮嘱手下人严加盘查,自己就不再去城门了。
再后来海洪两家来人支援,王洪宁更放心了,心里嘀咕:海玉蛟就小心的过分,牛月娥比海玉蛟有过之无不及。
别看驻扎在五十里以外,赵鼎纲的大军足可以封锁泉州城,还能放海洪两家人进来?
王洪宁又去找海玉蛟的叔叔海蒙,问他来的时候看没看到赵鼎纲的军队。
海蒙说他奇怪的就是这个,两家一共来了九支队伍,人数过万,只有洪强那一队路过赵鼎纲的军营,其他一路畅通,只是看到了王洪宁的哨卡。
王洪宁说这不奇怪,说明赵鼎纲忠心耿耿,并没打算围城。
可洪强告诉海蒙,军队人数不对,看上去只有五六万人马。
王洪宁说可能是号称二十万大军,哪有那么准确?
海蒙正张罗去见牛月娥,老太后召见他们,让他们别大惊小怪,更不要私底下议论这些事,避免赵鼎纲伤心。
后来赵鼎纲的家眷也进城了,王洪宁就更放心了,完全放松了警惕。
“月娥,想办法保护太后突围,这里守不住了!”
王洪宁正在介绍情况,海蒙带人冲了进来。
形势危急,不容牛月娥多问,赶紧召集各路人马,集中起来掩护太后和太妃们杀出重围。
大家刚跑到城门口,赵鼎纲一身血迹的跑了过来:“启禀太后,老臣救驾来迟,望太后娘娘恕罪。”
按理说这时候老太后应该警觉了,可老太后还相信赵鼎纲是忠臣,连忙问他咋回事?
赵鼎纲老泪纵横,说他也不知道咋回事,是老百姓造反了,他们赵家都死在乱民手里。
此时洪庆和洪家人在前面,海家人断后,只有牛月娥带人保护太后。
老太后听说赵家人都遇难了,更相信赵鼎纲了,一定让他跟自己同乘一辆马车。
牛月娥不同意,可她拗不过老太后。
“我万万没想到,赵鼎纲居然是个绝顶高手……”
董贵妃和萧贵妃不同于老太后,警惕性颇高,见赵鼎纲真的想上太后的马车,当时断喝:“胆大的奴才,胆敢无礼!”
大家都以为就算赵鼎纲有反心,这时候他人单势孤,也该假装浑身颤抖,请求太妃们恕罪。
没想到,赵鼎纲飞起来就去袭击董贵妃。
因为只有赵鼎纲一个人,上马车前又扔下了宝剑,牛月娥也放松对他的监管。
见赵鼎纲突然飞起来,牛月娥吓了一跳。不用看别的,就飞这一下,牛月娥知道,这老家伙的功夫在自己之上。
牛月娥赶紧指挥禁卫军围攻赵鼎纲,董贵妃告诉她:“牛将军,保护太后先走,这老家伙交给我们俩!”
牛月娥怕两个老太妃抵不过赵鼎纲,还没来得及阻拦,周围突然飞进来上百个高手,见人就杀。
知道抵挡不住了,牛月娥赶紧指挥禁卫军和御林军,保护老太后和其他老小去找前面的洪庆。
发现后面有打斗,洪庆也带人杀了回来,后面的海家人也杀了上来。
怎奈寡不敌众,赵鼎纲的军队从四面围了上来,他们根本冲不出去。
临危之际,海蒙发现附近有个小山包,指挥大家撤到山包之上。
大家拼死保护太后和老小们冲到了山包上,御林军在外围拼死抵抗,算是暂时安定了下来。
赵鼎纲停止了攻击,牛月娥知道,就算赵鼎纲不再攻击,这里没吃没喝,用不上三天,都得死在这里。
老太后召见各部首领:“唉!都怪我刚愎自用,没听月娥的话。
现在什么都别说了,你们各自突围,能活一个是一个吧!”
大家都明白,老太后说的是最好的方案,可谁能忍心丢下太后?
萧太妃也说:“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这个赵鼎纲真是大奸若忠,不仅拉拢了二十万精兵,还网罗了上百个武林高手。”
牛月娥看到了,那些人的功夫不次于她的禁卫军,特别是赵鼎纲,自己远远不及。
“月娥,听我的话,你们走吧,如果实在不忍心,把这些孩子带走,带他们去找蛟儿。”
孩子们都是太后和太妃们的亲人,也有海洪两家的一部分后代。
可只保护孩子们也不行啊,怎么能忍心丢下老人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祥帝国沉浮录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祥帝国沉浮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