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逍到达了临安的同时,大理的世子段誉也是随着吐蕃国师鸠摩智,一路东行过了潇湘已然是要顺江而下到达姑苏。与李逍这一路的欢声笑语有所不同的是鸠摩智和段誉这一路则是有些沉闷,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要按照李逍的想法,自然是因为俩人都是愚痴之人。
鸠摩智自然是痴迷于武学,做着天下无敌的春秋大梦。段誉则是相对复杂一些,一方面他从小接受伯父伯母的教导,事事要以大理为重,未来做一个仁德宽厚的君主。但是段誉毕竟是少年,无论如何规训到达了这个年纪少年的心性自是无比的强烈,他不愿意困于皇宫之中,不愿意早早地面对那些权力的勾心斗角,不愿意接受命运的安排。
他想过自己的人生,想遇见自己的一生所爱,想和所爱之人漂泊江湖忘却大理的烦心琐事。
宜州的七天段誉感觉自己已经死过一次了,迷迷糊糊之间他想的最多的不是自己的父母,也不是伯父、伯母和大理的国事。
他想起了自己最遗憾的事情,自己出门游历之时遇见的两位女子,一见倾心的女子竟然都是自己的妹妹,倘若她们知道自己如今已经是要死了又当如何?自己身为大理的储君,被吐蕃国师挟持到异国他乡,自然不能失了君主的气魄,绝食是自己最后的抗争手段了,但是自己好不甘心就这样死了呀。
段誉在迷迷糊糊之间,放佛听见了一个女孩子和自己说:“段哥哥,你千万不要做傻事,你现在到了大宋境内,大宋官府已经知道了这事,那野和尚不敢拿你怎么样的~~~”那女孩子的声音似乎还是还是带着哭腔,隐隐约约听着像是钟灵妹子的声音,想到这里段誉不经自嘲道:“我定然是要死了,否则怎么在这里见到她,又为何是她,却又不是婉妹?难道在我的心中还是钟灵妹子更重要吗?”
“段哥哥,真的是我~”忽然间段誉感到自己手被人握住,原本因为饿已经有些发凉的双手顿时又有了些暖意,段誉挣扎的睁开了眼睛,眼前的人儿似乎还真是自己的钟灵妹子,段誉不由一笑,当下又是迷迷糊糊的闭上了眼睛。
再度醒来的时候,段誉已经到了宜州的州府之中,守在自己身边的是宜州的大小地方官员。这宜州是大宋的边州,紧邻着更加亲近大理的西南夷人,自然是不敢让大理的世子饿死在自己的地界上的。但是挟持段誉的人身份也是很不一般,鸠摩智是大宋亲自册封的吐蕃国师。
是的,你没有听错,鸠摩智的吐蕃国师既不是自己号称的也不是吐蕃国主任命的,而是大宋册封的。按说唐末之后,吐蕃实际上已经崩溃,吐蕃的地界上各路军阀割据,打的是不可开交简直比中原的五代十国还要激烈,到达了宋朝之后中原地区基本统一于辽宋两国,但是吐蕃的内乱还未结束,但是也逐渐产生了四王系。
这个鸠摩智就是盘踞着逻娑地区拉萨王系的一个教派领袖,作为一个佛教教派鸠摩智实际上没啥创新,与别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两点:第一点就是痴迷于武学,第二点就是对中原很是向往。
第一点造成的就是鸠摩智的教派虽然辩经上并不擅长,但是实力很强,地方军阀争相拉拢,鸠摩智非常容易的实现了在逻娑这个昔日的吐蕃国都的一教独大;
第二点则是造成了鸠摩智一直以来想要获得中原王朝的认可,不断的遣使向宋朝求册封,最终惊动了宋神宗。神宗一心做着比肩汉唐春秋大梦,看见如此之远的番邦来请求册封当然是很高兴。
宋庭非常爽快的答应了册封鸠摩智,而且给出了远超鸠摩智预期的封号——吐蕃国师。在宋神宗看来鸠摩智太过醉心于佛学,都没有考虑一下自己当国主,让神宗痛失了册封吐蕃国主的机会,实在是痛心,不过很快,神宗还是借着唃厮啰入朝进贡的机会圆了一下这个梦想。
神宗这个事情做的荒唐的,好在李逍是不知道的,否则他定然要大加嘲讽。这唃厮啰盘踞着青海河湟谷地,鸠摩智传教于逻娑地区,两者八竿子打不着却非要共用一个吐蕃的名号,是宋朝分不清两者或者被骗了吗?
显然不是,宋朝对于唃厮啰的册封非常清晰,而且双方为了共同对付西夏往来密切,定然是不会被骗了,这一切的一切不过是为了圆神宗一个藩伏吐蕃这样的大唐死敌的梦,顺带着吹捧一下来朝见这些小国君主罢了。
鸠摩智的宗教影响虽说对于宋人基本不存在,但是他这个吐蕃国师的册封诏书却是实打实的,宜州的官员们也是不敢怠慢。如今这朝廷册封的吐蕃国师劫持了朝廷册封的大理镇南王的亲儿子还是大理国的最有可能的太子人选,宜州的官员们左右为难起来,他们是哪边都不敢得罪,只能先不让段誉死在宜州。
于是乎在这样的背景下段誉被接到了宜州府衙悉心调养,鸠摩智则被大宋的官员们缠住了。鸠摩智其实挺郁闷的,他所谓的找慕容博不过是个托词罢了,谁稀罕去找一个快二十年没见的家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天龙,我拿到了虚竹的剧本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天龙,我拿到了虚竹的剧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