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隐的,宋元已然从中嗅出了几分耐人寻味的阳谋。
就在宋元思索之际,人群中传来一阵骚动,众人纷纷朝着那小道上看去。
宋元自也投去目光,便见浩浩荡荡一队人马疾驰而来,皆身着甲胄,从周围人兴奋的叫嚷声中,宋元便已明了这伙人的来历。
晋王,李存勖!
一行人很快来到演武场,直奔擂台方向而去,台下的众人也默契地高声呼喊着。
“晋王!晋王!”
足以可见,李存勖在晋地的声望。
一行人下马,簇拥着几道身影走上高台。
宋元的目光跟随,终停留在处于中间位置的一道身影上。
鎏金鱼鳞甲配朱红战袍,肩甲雕飞虎吞口,内衬绣有“唐”字的玄色中单。
一张脸俊朗秀气,丝毫不见武将该有的锋芒锐意,倒像是个文人。
毫无疑问,此人便是如今的晋王,李存勖。
李存勖扫视一眼台下哄闹的人群,嘴角撇了撇,似是对自己造下的热闹场面颇为满意,扭回身朝一旁看上去年岁比自己大上些许的中年炫耀着。
“二哥,看来我这人气倒也不小啊!”
中年瞥了眼台下,神色平静,不苟言笑,只是淡淡摇了摇头。
中年看上去并无独特之处,但仅凭李存勖的称谓,就足以猜得出此人的身份不简单。
李嗣源,李克用十三太保之中的大太保!
他可是李存勖名副其实的左膀右臂。
随同李存勖上台的只有三人,除却李嗣源外,还有十三太保中位列第八的李存璋。
还有一老者,命张承业,虽为宦官,却连李存勖也得尊称一声“七哥”。
台上寥寥四人,却是整个晋地身份地位极其显赫之辈。
人群中辨认出四人身份者早已激动难耐,高呼的高呼,议论的议论,好不嘈杂。
宋元静静站在人群中看着这场面,从周围人七嘴八舌的议论中也大概清楚了台上人的身份,不由松了口气。
还好李存审不在,不然自己这身份可就暴露了。
“七哥,开始吧!”
李存勖缓缓坐定,便朝着张承业挥了挥手。
张承业恭敬躬身,随即来到那大鼓前,拎起鼓槌重重砸了两下。
台下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尽数汇聚在高台之上。
见状,张承业清了清嗓子,内力裹挟着声音响彻在偌大的演武场上。
“昔年汉高祖设鸿门之宴,樊哙仗剑啖肉而震诸侯;唐太宗立天策上将,十八学士谈笑而定乾坤。今日晋王效仿前贤设此擂台,非为角力戏耍,实乃为天下遴选破阵良将!"
鼓一震!
“尔等须知:三箭定江山,乃老晋王临终遗志;七窍藏兵机,方显男儿报国真章。台上刀枪无眼,正可试尔等肝胆;台下汾河汤汤,皆见证英雄锋芒!”
鼓二震!
“但看今日:能开百石弓者,晋王赐玄铁箭镞;善使连环枪者,晋王授飞虎金印。若有一人可敌万人,更当效仿周亚夫细柳营故事,拜为平梁大将军!”
鼓三震!
台下顿时喝彩,无数人眼中闪起兴奋光泽。
张承业抬手按下众人喊声,继续道。
“今日大比规则简单,连胜五场者便可入军,授小校;连胜十场者,授都头;连胜二十场者,授指挥使;无人能敌者,授节度使!”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响起倒吸一口凉气,纷纷惊叹于李存勖的手笔之大。
且不提这统领数州的节度使一衔,光是这指挥使,便是军中不可小觑的职位,统辖数千人,就这么轻易拿来做奖赏,未免太过儿戏了吧!
一时间,众人反倒对这奖赏的真伪心存疑虑了,但他们也清楚,如此众目睽睽之下宣读,必然不会是假。
只是这震撼,却让他们始料未及。
看着台下人的反应,李存勖眯眼笑了笑,一旁的八太保李存璋忍不住凑近说了句。
“三哥,若真如二哥所料,这消息传到朱温老儿那儿,怕是吓都得给他吓个半死!”
李存勖两手交叉抵在下颚,不答,但眼中精光流转,似有奸计得逞之意味。
宋元听着规则微微低下头,先前的异样感觉越发明显,不免生发出一个古怪念想。
这会不会是故意做给有心之人看的?
他的疑惑自然无人能答。
眼下,随着张承业的安排,参与比武之人已然在演武场上被分作三拨,人数之差天壤之别。
宋元踮起脚望去,被分作凡武境那一拨人乌泱泱足有数百人,而到了小周天境界却只剩不足百人,至于大周天的参与者更是只有寥寥三人。
随着张承业一声令下,顿时就有一名凡武境七重的高手跑上擂台,像是自我打气般,重重锤了自己胸脯两拳。
壮汉朝着高台上抱拳行礼,问过李存勖后,这才将视线置于台下,那一拨凡武境参赛者中。
“王猛,凡武境七重,有哪位侠士愿意上台与在下较量几招!”
七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问剑江湖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问剑江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