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故事的开头,没那么惊艳,没有上古传说,没有神明开天地,有的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晴天!调皮的天空带了点小云彩,放着懒阳,我惬意的晒着背,带上午后的散漫,一不留神,跌进了这充斥着安逸的街边凉茶肆,看到那摩挲得油水发亮的茶水柜上,老板放着的陈旧手抄本!
这本已经磨得毛边,封面都看不清的手抄,问了老板,也不知道是好久就放在这的。我漫不经心的打开,却发现,故事,一看就停不下来!
第一章 石头庵
“山恋叠障处,云雾缭绕畔,一条青龙牵,千仞立一庵!”樵夫抬起手中的竹竿向山上遥指,对着要进山的年轻书生,摇头晃脑的念着这段话,“外甥,你要寻的那庵,地方就在这个山谣里,具体位置,我也不可知。只能带你到这山脚,帮你打听到这了,余下来,只有靠你自己了!”
“多谢舅舅,感激不尽!能带外甥至此,舅舅已尽力,接下来,就看能不能有缘,得见那神奇的石头庵了!”一身素色青衫,面露少许憔悴的书生,微微抱拳一礼!
“你我舅甥,何须如此多礼,我听山下村民说,这石头庵,已经不知道传了多少代,他们口口相传,某一夜狂风骤雨,电闪雷鸣后,山里轰鸣响动了一晚!翌日山间云雾弥漫,有大胆村民组队进山,不见踪影。几日后复回,便有了刚才的山谣。”樵夫收回了竹竿,手顺势而上,扶须道。
“这么神奇”书生讶然道。
“对,根据那些的村民们描述的说法,进去的村民们,看见有一座奇特的庵,从千仞石壁上长了出来,一条悬空藤桥与之相连,桥下云雾翻涌如海,风声呜咽似诉,庵门看起来像是整块寒玉雕成,刻满了密密麻麻的蝌蚪,看上去神秘莫测!隔桥望去,因为云雾缭绕,庵内影影绰绰,看不真切,但可见庭中一株古银杏树高参而出,树干中空如塔!当他们到那时,早已筋疲力尽,没有体力过桥一探,加上山高风冷,以为会生病致命,哪成想,庵中一盏青灯漂出,灯影中浮现‘心诚所致,金石为开’!八个字,他们跪地许愿安稳返回,灯光一照,体力尽复,尤为神奇。”樵夫继而一口气说道。
“若这些村民所说为真,那我拼命进去也要找到这个石头庵,母亲大人已经卧床三年有余,日益憔悴,我心急如焚,各种药石无医,现在只能孤注一掷了!”书生皱了皱眉头,握拳说道。
“山中蛇蚁虫兽出没,外甥你且带好这个包袱,一应事物皆准备齐全,待你进山后,我即折返照顾我妹,你一切小心”樵夫解下背上的包袱,递给书生道。
“烦请舅舅照顾好母亲大人,外甥速去速回此山中,能否找到石头庵,我都会尽快返回!”接过樵夫递过来的包袱,书生缚于背后,严肃的对樵夫说道。随即起身越过樵夫,随着那山路小径,向尽头而去!
“村民说,路上默念石头庵的名字,有助于找到它,叫什么,素,素,素心庵,你可要记住啊!…”樵夫看着逐渐远去的书生,猛然想起了村民最后的叮嘱,故而把手拢在嘴边,大声叮嘱道。
“知道了,舅舅,你放心吧,早点回去…”书生边回头应着,边挥手告别而去…
清晨的山间,薄雾未散,阳光透过云层洒下,像一层轻纱温柔地覆盖在草木上,书生踏着山路向上,脚下的路杂草丛生,带着露水,湿漉漉的,踩上去有些滑,但书生目露坚毅,每一脚都踏的结结实实。
日头渐高,但透过斑驳的树林,并不显炽烈,像是被山林过滤了一遍,只剩下温暖的光晕,它穿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也洒在了书生微微见汗的额头。
影至树下,日头高悬之时,书生终于踏上了脚下这山的半山腰,找了一块略显平坦的石头,慢慢靠下,抬手擦擦额头的汗,从包袱里面掏出一块馒头,慢慢啃食了起来。这一刻,微风不燥,阳光从头顶洒下,暖意自肩头蔓延开来,耳边悦耳的鸟鸣和低吟的风声,眼前连绵的青山和远方飘渺的云雾,感觉整个世界都温柔起来,让书生略微紧凑的眉头,也逐渐舒展开来。
“根据村民的山谣,我得向着云雾缭绕处而去,看样子,还有的走!”书生自言自语道。
休息了盏茶时间,默默吃完馒头的书生,站起来,紧了紧身上的包裹,看向那日头下没有散去的云雾,起身迈步向它赶去…
几个时辰后,傍晚的山间,天色渐暗,云雾开始从山谷中升腾,像一层薄纱缓缓笼罩四野。书生匆匆赶路,脚下的山路逐渐被暮色染得模糊不清,偶尔踩到松动的石块,发出“咯吱”的轻响,仿佛山在低语。
云雾越来越浓,像一群顽皮的精灵,时而缠绕在脚边,时而扑在脸上,带着湿润的凉意。远处的山峰在雾中若隐若现,仿佛被抹去了轮廓,只剩下淡淡的剪影。书生加快脚步,想要赶在天黑前找寻到这片迷雾的终点,可云雾似乎故意与书生作对,越是追赶,越是看不清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素心传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素心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