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晨光艰难地穿透厚重云层,洒在冰洞外的世界。
我缓缓睁开眼,下意识地抬头望向洞外,只见连绵的雪山被晨光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像是披上了一件神圣的纱衣。
心中想到:听说看到日照金山的人,会有好运,所以我应该会发大财了,这最后一搏多半能成!
然而,狂风依旧未歇,雪雾在山峦间翻涌奔腾,如汹涌的白色海浪,不断冲击着这片银白世界。
远处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仿佛是传说中的仙境,透着一股让人敬畏的威严。
不禁联想到会不会有雪妖躲藏在上边。
达杰听到我的动静,也醒了过来。
他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嘴里嘟囔着:“这一觉睡得可真够沉的。”
至于多杰大哥,不知道什么时候醒的,反正看样子已经在那儿盘坐诵经许久了。
他神情专注,口中念念有词,那声音仿佛与这冰洞、这雪山融为一体。
这时,我才真正注意到这个冰洞的样式。
往里面看去,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洞腔,与常见的溶洞截然不同。
洞顶倒挂着形状各异的冰柱,像是一把把锋利的宝剑,在微光下闪烁着寒光。
洞壁上凝结着厚厚的冰层,冰层中夹杂着细碎的冰晶,如同无数繁星镶嵌其中,熠熠生辉。
地面上则是层层叠叠的冰台,仿佛是通往神秘之地的台阶,错落有致。
整个空间就像是一座天然的冰之宫殿,美轮美奂。
我站起身来,小心翼翼地朝着冰洞深处走去。
脚下的冰层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在空旷的冰洞中回荡,让人心像被猫抓一样。
“多杰大哥,这冰洞简直太神奇了,真难以想象大自然竟有如此鬼斧神工。”我忍不住感叹道。
多杰缓缓睁开眼睛,脸上带着一丝平静的微笑说道:“这只是冰山一角,里面更漂亮。”
对方似乎也认命了,毕竟一天过去了也没发生什么。
可能那些大法师真的错了,所以此时态度也是转变为好像是来旅游的一般。
达杰也跟了上来,他好奇地打量着四周,说道:“你有啥发现嘛?”
我白了对方一眼,没好气地说:“我看你也是想要佛国的那些金银珠宝吧。”
本以为达杰会矢口否认,可没想到他居然直接说道:“没错,娶老婆要花钱,我还想买台好的越野车,这些都得靠钱啊。
我是信佛修行,但总得为以后的生活打算。”
我满脸诧异,这时候我才想到,说不准这个达杰也是他们找来促成因果的人。
就好比影视剧里常见的剧情,有人在研究一个超级武器,但这个人学识再高可他始终研究不出来。
有一天他招了个秘书,这秘书学识平平,最大的价值就是为他提供情绪价值。
却在某一刻给了专家灵感进而研究出来了很厉害的超级武器。
借用这种常见的影视情节解释。
这“秘书”就是所谓因果中的力量组成部分,是来帮助推动翻动“书页”的。
而当推测到一些事物时,觉得一个因果的力量不够。
所以又再加了一个,但是叠加太多又不好。
究竟我是后加的,还是达杰是后加的,都不重要。
这就像做饭一样需要火候,这是个非常难拿捏的量。
里面需要推算和算计的东西实在太多,而又虚无缥缈。
《老子》有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这“秘书”虽然没有高深学识,却以情绪价值这一“无”,激发了专家学识之“有” ,促成超级武器诞生。
看似无用之物,却在因缘际会间发挥出了大用,恰如庄子所言“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
世间因果,错综复杂,看似无形却时刻左右事物发展。
我们常以世俗眼光评判事物价值,却不知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因素,往往能在关键时刻扭转乾坤。
就像太极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看似对立的两端,实则共同构成一个和谐整体。
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我们不应只看重显性的力量。
也该尝试去正视和理解,那些隐性的“因果”力量。
生活中这些许多不被注意的细节,或者你不太看得起的事物,它们或许就是真正开启成功之门的关键钥匙呢?
而因果也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
不是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的直白对应。
话说回来就像秘书提供情绪价值与超级武器研发成功之间,并非直接的因果联系。
却在特定情境下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亚里士多德曾探讨过事物的四因说,包括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
这个所谓不起眼“秘书”的存在或许就像是一种动力因,它推动着原本停滞的研究进程,为整个事件注入了新的活力。
古人常讲“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一位探险者的自传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一位探险者的自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