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忘忧’二字,说来容易。真到了心头,却是忘也忘不掉,放也放不下。思而不得,思而不得啊……”
“万般无奈,少年郎只得将千愁万绪,尽数化作东流水,谱了这一曲《忘忧》。”
说书人合扇轻敲掌心,叹息道:
“此曲虽名‘忘忧’,实则暗藏深意。既诉尽了相思之苦,又寄托了未尽的祝福——愿天下有情人,莫要如他一般,等到错过才知悔恨。”
他摇了摇头,略带歉意地拱手:
“曲是好曲,只可惜小生才疏学浅,不敢随意赋诗相和,生怕唐突了这曲中深意……今日便只能请诸位,将就着听一听了。”
说书先生的声音微微发颤,台下的听众也被这凄凉的故事感染,纷纷摇头叹息。
见舟山听着听着,眼眶渐渐湿润,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酒盏边缘。
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尘哥哥那双含着笑意的红眸,他们共度的短暂却温暖的时光,全都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酒肆的喧嚣渐渐远去,耳边只剩下记忆中那支熟悉的曲调。
他突然起身,木凳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
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他大步走向台前,不由分说地从乐师手中接过笛子。
“这位小哥,你这是......”乐师话音未落,见舟山已将笛子横在唇边,修长的手指轻轻按住音孔。
第一个音符流出的瞬间,整个酒肆为之一静。
这曲《忘忧》,在见舟山的演绎下,少了几分原曲的凄清哀婉,多了几分倔强的温暖。
他闭目吹奏,睫毛在灯笼映照下投下细碎的阴影,仿佛又看见了那个血色月光下的身影,那个说要改写他命运的人。
笛声渐转清越,见舟山和着曲调低声吟诵:
“一曲忘忧解千愁,万般前尘付东流。”
“黄粱梦醒三更月,谁记当年少年游?”
笛声时而高亢,似在诉说着不甘与眷恋;时而低回,又像是在安慰自己,那些美好的回忆虽不能忘,却也值得永远珍藏。
“本是瑶台月下曲,奈何奏作断肠声。”
“红尘万丈埋名姓,一曲忘忧慰此生。”
最后一个音符余韵袅袅,见舟山缓缓睁开眼睛,将笛子轻轻放回乐师手中。说书先生震惊地望着他,折扇"啪"地掉在台上。
“好!”
“好一个忘忧解千愁!”
“好一个忘忧慰此生!”说书先生激动得声音发颤,“这位小友,没想到不仅武艺高超,竟还有如此惊才绝艳的诗才!”
见舟山摆了摆手,嘴角泛起一丝苦涩的笑意:“先生过誉了。这首诗......不是我写的。”
他望向窗外的月色,苦笑道:“我可没有这么深刻的人生感悟。”
“那能否让老朽见一见这位高人?此生能得闻如此绝句,死而无憾啊!”说书先生急切地追问。
“他现在......不在。”
“但我会一直等他回来。”
见舟山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几个大胆的姑娘红着脸凑过来询问他是否婚配。
见舟山只是礼貌地摇头微笑,在众人惊艳的目光中转身离去,单薄的身影很快融入了上元夜熙攘的人潮。
月光如纱,轻柔地笼罩着宝兴城的街巷。
见舟山独自走着,银辉在他肩头流淌,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夜风掠过屋檐,带来远处隐约的笛声,让他忽然想起那个人的话:“小鬼,你究竟明不明白?我这样的人......下次见面说不定会拿你的骨头做笛子。”
见舟山停下脚步,仰头望着那轮明月。
夜风调皮地卷起他的衣角,也带走了他唇边那抹温柔的笑意:“尘哥哥,要是真有那么一天......”
指尖无意识地抚上心口。
“我希望你能记得,这骨头里,还藏着一首为你谱的曲子。”
狛纳城的夜色愈发深沉,月光在青石板路上蜿蜒成河。
见舟山缓步而行,明明是孤身一人,心头却涌动着说不出的暖意。
这些年,他时常在想,对尘哥哥究竟是什么感觉?
直到服下那枚丹药后,思念如潮水般将他淹没,他才明白——原来这就是爱,或者说,这就是相思。
年少时,他只当那是月光下的一场偶遇,是生命里转瞬即逝的温柔。
后来才懂得,那惊鸿一瞥,早已在心底种下了情的种子。
偏是在情窦初开的年岁,偏是那惊鸿照影的相逢,偏偏教他记住了红尘万丈中那双染血的红眸。
为此,他笨拙地学起了笛子。
一个从未碰过乐器的人,只因那夜听尘哥哥吹过两遍,便将曲调刻进了骨髓。
爱原来是这样不讲道理的事,恰好在心动初绽的年华,遇见了足以照亮余生的人,只是那个人胜过世间红尘。
这些年,不是没有人向他表白心意。
可当那些姑娘含羞带怯地站在面前,那些炽热的目光再难在他心中激起波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全兽出击之蓝绫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全兽出击之蓝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