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内烛火摇曳,映着案上堆积的卷宗与散落的笔墨,将张希安的影子在泛黄的帐壁上拉得老长,忽明忽暗,如他此刻沉郁的心境。案前铜盆里的炭火早已燃尽,只剩些许余温勉强抵御着深秋的寒意,空气里弥漫着墨汁的清苦与一丝挥之不去的滞涩。
袁立被押在皇城司典狱大牢已有四五日,软硬兼施之下,仍是不说实话,着实让张希安头疼。
“这般审,只怕是很难有个结果。”张希安对着空荡荡的帐内喃喃自语,指节无意识地叩了叩案上的青石雕花镇纸,发出“笃笃”的轻响,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他起身走到帐边,掀开厚重的帘幕一角,凛冽的寒风夹杂着夜露扑面而来,让他不由得打了个寒颤。夜空如墨,几颗疏星点缀其间,远处军营的轮廓在夜色中若隐若现。窗外传来巡夜兵丁甲片碰撞的轻响,“叮铃”之声断断续续,更衬得帐内沉闷压抑。
张希安眉头紧锁,思绪翻涌。袁立虽说是越国派来的暗桩,但是如何与青州军搭上线的?这几日,他已命人查抄了袁立的住处与常来往的人,却只搜出几两碎银和几件旧衣,连半点可疑的书信物件都没有。显然,幕后之人行事极为谨慎,早已清理了所有痕迹。
“从外围查抄,终究是隔靴搔痒。”他低声自语,目光投向青州城的方向,那里灯火稀疏,却仿佛藏着无数秘密。青州军盘踞此地多年,盘根错节,内部关系错综复杂,若不能扎进这团乱麻的核心,找到关键线索,只怕这案子会一直拖着,最终不了了之。
他猛地转身,坐回案前,目光骤然落在墙上挂着的军务图上。那图纸用粗棉纸绘制,标注着青州军的布防、粮草囤积地、哨卡位置,甚至连附近的山川河流都清晰可见。图上的墨线被烛光映得发亮,仿佛一条条脉络,牵动着整个青州的安危。“还是得从青州军内部查。不然,永远要被牵着鼻子走。”他眼神锐利如刀,语气斩钉截铁,心中已有了决断。
卯时三刻,天色微明,东方泛起一抹鱼肚白,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军营,尚未散尽。张希安已穿戴整齐,一身藏青色官袍,腰间系着玉带,面容沉静,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他掀开帐帘,雾气扑面而来,带着草木的湿润气息,打湿了他的眉梢。
他径直走向常德的居处,那是一间简陋的小帐,位于军营西侧,与其他兵士的营帐相邻。远远便闻到帐内飘出的新晒干草味,混杂着淡淡的皂角香,透着一股朴素干净的气息。走近时,只见常德正蹲在檐下,背对着他,专注地擦拭着佩刀。
常德穿着一身灰布兵士服,袖口卷起,露出结实的小臂,手上缠着一块粗布,正顺着刀刃的方向细细打磨。那柄短刀约莫七寸长,刀鞘是普通的黑檀木,却被磨得光滑发亮,显然是主人极为珍视之物。晨光透过薄雾洒在刀身上,反射出冷冽的寒光。
听到脚步声,常德立刻停下手,回过头来。见是张希安,他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迅速起身,动作麻利地掸去膝头的尘土,双手抱拳,躬身行礼:“卑职常德,见过大人。”他声音洪亮,态度恭敬,眉宇间带着几分憨厚。
“免礼。”张希安伸手虚扶了一下,目光自然地扫过他腰间那柄磨得锃亮的短刀。他记得,上次演练时,常德便是用这柄短刀,招式利落,出手狠辣,显然是惯用的兵器。“常德,你之前说你擅长刺探消息。”张希安上下打量着他,目光在他脸上停留片刻。眼前这汉子约莫三十岁年纪,皮肤黝黑,额角有一道浅浅的疤痕,眼神清澈,看起来老实可靠。
常德的手在刀柄上不经意地顿了顿,那动作极快,几乎让人难以察觉。随即,他脸上露出一抹略带腼腆的笑容:“大人记性好,卑职确实会打探些消息。”他挠了挠头,语气诚恳,“早年在家乡时,跟着货郎走南闯北,学了些察言观色的本事,也认识些三教九流的人,打听消息确实比旁人容易些。”
“如今,正有你的用武之地。”张希安不再绕弯子,从袖中抽出一封早已备好的文书。那文书用的是上等宣纸,上面盖着他的官印,朱红色的印记清晰醒目。“青州军里有人私通越国,传递军中机要,此事关乎边境安危,非同小可。”他声音低沉,语气严肃,“我要你设法混进他们的联络网,查清此事的来龙去脉。若能探得首恶姓名、传递路线,亦或是其他重要线索,本官保举你升为校尉。”
常德的目光落在文书上“青州营校尉”几个烫金大字上,喉结不自觉地上下滚动了一下。他的心跳骤然加快,血液仿佛瞬间涌上头顶。前两天,他还在青州城郊外的白莲教暗堂里,对着教中圣像发过誓,要借着在青州军的身份,为教里传递消息,助力白藤谷谷主慕容瑶成就大业。若是能升为校尉,手中便有了实权,接触到的机密也会更多,对教里的帮助自然更大。
他强压下心中的狂喜,面上却立刻露出激愤之色,双目圆睁,握紧了拳头:“竟敢有人私通外敌,背叛家国!卑职定拼尽全力,查清此事,不负大人所托!多谢大人信任,此恩卑职没齿难忘!”他语气铿锵有力,带着十足的愤慨与决心,任谁看了都会觉得他是个忠心耿耿、热血沸腾的汉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以捕快之名》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以捕快之名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以捕快之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