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总管连忙应答,随即引路前行。他领着朱政等人步入**司,开始参观。途中,总管详细解说各处布局。
朱政很快大致游览完毕,不禁露出赞许神情。**司占地广阔,达数百亩。其中**与火器生产分设区域,且所有厂房均非木质结构,而是采用专筑城墙的糯米石灰建造,显然为防患未然。更令人称道的是,**司秩序井然,规章齐备,所有工匠必须留宿于此,连家眷亦居于此地。不仅衣食住行齐备,还有学堂供孩童启蒙教育。与其说是官署,不如称作小城更为贴切。而最为核心的是火器制造有着严苛的规定。
每一个匠人在制作兵器时,都会在自己的工段刻下独有的标志。一旦发生故障,例如炸膛或失灵,就能依据这些标记找到相关责任人。轻则受罚,重则被处死,甚至满门抄斩!可以说,这样的严苛规定使得每位匠人工作时都格外谨慎,不敢有丝毫懈怠。
朱政饶有兴趣地转了一圈,仔细查看了各种武器。他对各类火器尤其感兴趣,像是火龙出水、万人敌、火箭炮、洪武手铳以及拐子铳等,几乎每种都看过,并让人演示操作。看着那震耳欲聋的场面,他仿佛回到了未来的世界。
如此观摩了好一阵子,朱政算是过足了瘾,也对明朝火器技术有了全面的认识。就在此时,他注意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匠人正坐在桌旁研磨一些天然形成的颗粒状物。
朱政略感惊讶,随即上前询问:“老人家,您把这东西磨成粉是做什么用?”
老匠人抬头望向朱政,一时没明白他的意思。这时,身旁的太监听到动静,赶忙上前说道:“这是骠骑大将军,宫里来的贵人!你好好回答,别失了礼数!”
“是!”老李应声答道,接着解释说,“大人有所不知,这种东西燃点低,容易导致火器爆炸。所以我才要把它弄成粉末,确保安全。”
朱政听后恍然大悟。原来此时的大明仍停留在使用粉末的状态,尚未发展到颗粒化的阶段。虽然他对历史所知有限,但对颗粒状火药的优势还是略知一二。粉末火药极易吸湿,不便携带,遇雨便失效,这显然是个重大缺陷。而颗粒火药不仅解决了这些问题,还显着提升了威力,因为它的颗粒形态能让氧气更好地参与燃烧,使火力更加集中且持久。
然而,眼前这位老李显然对此并不了解。
朱政心中暗忖,此番大明之所以对**缺乏理解与适应,或许正源于其认知及惯性使然。眼下并无特意打造颗粒状的**,而自然形成的此类产物,在实际运用中与粉状物并无显着差异,反倒可能因不易掌控而引发危险。这让老李等匠人误以为颗粒化**不够可靠。此外,**司的规定严苛亦是一大原因,每位火器匠人都需对自己的作品负全责,连监督亦同担责任。一旦出错,便是罪责临头。在此氛围下,老李等人在制造**和火铳时战战兢兢,唯恐失误。
实际上,**的造粒工艺极为简单,只需经验丰富的匠人稍作尝试即可掌握。于是,朱政向老李详细介绍了这一对当下大明而言堪称黑科技的技术,并嘱咐他加以试验。
“这……”听完后,老李有些迟疑,目光转向管事太监。
管事太监立刻催促:“老李,贵人有令,照做便是,还犹豫什么?”
“是!”得到指示的老李放下顾虑,又叫来两名工匠,依照朱政的指导动手操作起来。然而,他内心深处却并不认同此事。
从业一生,老李从未接触过颗粒状的**,只知粉状形式。他认为眼前这位少年贵人恐怕不懂其中门道,不过是在胡乱指挥。
不久,经过几次实验,终于制得令朱政满意的颗粒化**。随即,朱政毫不犹豫地命令,用火铳检验这批成品!不可否认,这是老李等人首次尝试这样的做法,他们心中都觉得这样做很可能导致火铳炸膛。
见众人畏缩不前,管事太监顿时气愤,欲出言呵斥。朱政却摆手阻止,不愿为难这些匠人,决定自己亲自示范。身旁的王景弘见状大惊,急忙上前阻拦。
“主子,切不可如此!您贵体尊贵,怎能涉险?请容我代劳!”朱政听后微微一笑,未置可否。
他深知这东西根本无害,但王景弘如此忠诚,令他颇为满意。于是,他欣然应允,让王景弘手持火铳试行。不一会儿,王景弘取出火折子点燃引线……
随即瞄准了远处四十步外作为测试目标的白布。
瞬间!
砰的一响。
火铳笔直地射出了铁弹。
紧接着,远处的白布瞬间被击得粉碎。
哗啦——
目睹这一切,
在场负责的太监以及老李等围观的工匠们,
立刻睁大了双眼,满脸难以置信的表情!
要知道,现今大明的火铳,通常射程也就三十步上下,可他们刚才看到了什么?
那个年轻人胡乱吩咐弄出来的颗粒状火药,
不仅未发生炸膛,还极大增强了火药的威力与射程!
竟然提升了超过十步!
这怎么可能呢?
喜欢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