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楼梦》与贾芹概述
贾芹在书中的角色定位
在《红楼梦》纷繁复杂的人物群像中,贾芹虽非核心角色,却有着独特的定位和作用。他是贾府的一个远房偏支,属于“草”字辈嫡孙,是宁国公第二个儿子的后人。贾芹如同贾府这棵大树上的旁枝末节,其行为映射出贾府内部的腐朽与堕落。
他的存在起到了多方面的作用。一方面,通过他的贪婪、虚荣和不务正业,衬托出贾宝玉、林黛玉等正面人物的高尚品质和纯洁心灵;另一方面,他的所作所为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以及贵族子弟的堕落和无能,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贾芹与王熙凤、贾珍等主要人物有着密切关系。他因母亲周氏与王熙凤交好,在王熙凤的帮助下谋得管理小和尚和小道士的差事;而他在宁国府领年货时被贾珍训斥,凸显了他与贾珍之间的矛盾冲突。
二、贾芹的人物背景
1.家族背景
贾芹所属的贾府,在《红楼梦》的时代是钟鸣鼎食、诗礼簪缨之族,曾盛极一时。贾府分为宁国府和荣国府两支,其祖上因战功获封爵位,家族荣耀世代传承。在鼎盛时期,贾府权势滔天,与史、王、薛三家相互联姻,形成庞大的家族势力网络,在社会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贾府逐渐走向衰落。家族内部管理混乱,经济入不敷出,子孙后代大多骄奢淫逸、不思进取,家族的根基逐渐动摇。
贾芹是贾府“草”字辈的一员,属于宁国公第二个儿子的后人,是贾府的旁支。在家族中,他的地位并不显赫,与贾宝玉等嫡系子孙相比,他缺乏家族的核心资源和关注。但即便如此,他仍凭借家族的荫庇获得了一些机会,如管理家庙的差事。不过,他没有珍惜这些机会,反而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进一步加速了家族的衰败,成为贾府腐朽堕落的一个缩影。
2.家庭环境
贾芹的家庭环境对他的性格和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母亲周氏,在书中虽着墨不多,但从她为儿子谋差事一事可看出,她是个善于钻营、世故圆滑之人。为了让儿子能有份差事,她不惜放下身段去求王熙凤,足见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周氏对贾芹的溺爱和纵容,也是导致他性格缺陷的重要原因。她只想着为儿子谋取利益,却忽视了对他的品德教育,使得贾芹养成了贪婪、虚荣、不务正业的不良习性。
在家庭经济方面,贾芹曾向贾珍抱怨家里人口多、费用大,但从他得到差事之后的表现来看,家庭经济状况或许并非他所说的那般窘迫。他在管理家庙期间,夜夜招聚匪类赌钱、养老婆小子,肆意挥霍钱财,可见他有一定的经济支配权。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也从侧面反映出贾芹的贪婪和不知满足。
三、贾芹的人物经历
1.谋得差事
在《红楼梦》里,贾芹能谋得管理小和尚和小道士的差事,全赖他母亲周氏的一番运作。当时,玉皇庙并达摩庵的十二个小沙弥和十二个小道士从大观园挪出,贾政正打算将他们发到各庙分住。周氏听闻此事,心中盘算着为儿子谋个大小事务,好弄些银钱使用。她深知王熙凤在贾府的权势,便坐轿子去求王熙凤。
周氏平日里说话很得王熙凤之心,凭借着与王熙凤的交情,成功说动了她。王熙凤答应帮忙,还教贾琏一套说辞,让他去办这件事,最终贾芹顺利得到了这个差事。
贾芹得到差事时,得意忘形之态尽显。他随手拈一块银子撂给掌平的人,让他们吃茶,尽显阔绰。随后,他雇了大叫驴自己骑上,又雇了几辆车,到荣国府角门唤出二十四个人,一同坐上车,浩浩荡荡地往城外铁槛寺去了。
这份差事的具体职责是管理小沙弥和小道士,工作相对轻松。而且每月还有不少分例,能让贾芹有稳定的收入。然而,贾芹并未珍惜这个机会,反而利用职权为非作歹,为他后来的丑行埋下了伏笔。
2.宁府领物遭训斥
在“宁国府除夕祭宗祠”时,贾珍给族里的子侄们分发年物,贾芹听闻消息后匆匆赶来,企图再领一份。他本已有管理小和尚和小道士的差事,每月分例不少,却仍贪心不足。
贾芹来到宁国府,见到贾珍后,还试图以“家里原人口多,费用大”来支吾搪塞。贾珍却毫不留情地冷笑道:“你还支吾我。你在家庙里干的事,打谅我不知道呢。你到了那里自然是爷了,没人敢违拗你。你手里又有了钱,离着我们又远,你就为王称霸起来,夜夜招聚匪类赌钱,养老婆小子。这会子花的这个形象,你还敢领东西来?”
面对贾珍的严厉指责,贾芹顿时哑口无言,羞愧得无地自容。他低着头,不敢直视贾珍的眼睛,身体微微颤抖,手足无措。
贾芹被训斥的原因,主要是他的贪婪和不务正业。他不满足于现有的收入,还想在宁府领额外的年物;同时,他在管理家庙期间胡作非为,严重违反了家族的规矩。这次训斥对贾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让他在家族中颜面尽失,也预示着他的行为已经引起了家族长辈的不满,为他后来的命运埋下了隐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