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在贾府中的接触也逐渐增多。有时,他们会在园子里偷偷见面,倾诉彼此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在这些短暂的相聚中,他们忘却了周围的烦恼和压力,只沉浸在彼此的爱意中。
他们的感情对彼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小红来说,贾芸的爱让她有了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不再害怕被人欺负。她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希望能与贾芸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对于贾芸而言,小红的鼓励成为了他奋斗的动力。他更加努力地工作,想要在贾府中站稳脚跟,给小红一个安稳的生活。在贾府这个复杂的环境中,他们的感情如同两颗相互依偎的星星,照亮了彼此前行的道路。
3.贾府败落后的作为
(10)仗义探庵
贾府一朝倾覆,往日的繁华如过眼云烟,树倒猢狲散,众人皆作鸟兽散。然而,贾芸却展现出了令人敬佩的仗义之举。依据脂批和主流红学界观点,在贾府败落后,他毅然前往狱神庙探望王熙凤和贾宝玉。
彼时的狱神庙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腐朽的气息。王熙凤曾经在贾府呼风唤雨,如今却沦为阶下囚,形容憔悴,不复往日的风采。贾宝玉也失去了往日的富贵尊荣,眼神中满是迷茫和失落。贾芸的到来,如同黑暗中一道温暖的光,给他们带来了一丝慰藉。
他带着一些生活必需品和食物,小心翼翼地递给王熙凤和贾宝玉。他轻声安慰着他们,告诉他们不要失去希望。在与他们交谈的过程中,贾芸回忆起往昔在贾府的点点滴滴,那些有欢笑也有泪水的日子。他向王熙凤表达了感激之情,若不是当初王熙凤给予他差事,他或许还在困境中挣扎。对于贾宝玉,他则鼓励他要坚强面对生活的挫折。
贾芸之所以如此仗义,一方面是因为他重情重义的性格。王熙凤和贾宝玉在他的人生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王熙凤曾给他提供了改变命运的机会,贾宝玉则是他在贾府中相对亲近的人。另一方面,他深知在这个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温暖和支持。他不愿意看到曾经熟悉的人在困境中孤立无援,所以不顾自身可能面临的风险,毅然前往狱神庙探望他们。
(11)解救巧姐
王熙凤在狱中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便将解救巧姐的重任托付给了贾芸。贾芸深知此事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懈怠,立刻着手与刘姥姥等商议解救巧姐的办法。
他们首先分析了巧姐所处的困境。巧姐被狠舅奸兄算计,即将被卖入烟花之地。情况十分危急,必须尽快想出对策。贾芸凭借着自己在贾府中积累的人脉和经验,四处打听消息,了解到了巧姐被关押的大致地点。
刘姥姥则利用自己的智慧和人脉,在乡下联系了一些可靠的人,准备接应巧姐。他们经过一番周密的策划,决定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实施解救行动。
行动当晚,贾芸带领着几个身手矫健的人悄悄潜入关押巧姐的地方。他们避开了看守的视线,顺利地找到了巧姐。巧姐此时已经吓得瑟瑟发抖,贾芸轻声安慰她,让她不要害怕。他们迅速带着巧姐离开了那里,与在外面接应的刘姥姥会合。
在返回乡下的途中,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了官府的追捕和坏人的追踪。最终,成功地将巧姐解救出来,并安置在了乡下一个安全的地方。
这次解救行动意义重大。它不仅拯救了巧姐的命运,让她避免了落入火坑的悲惨结局,也体现了贾芸等人的正义和善良。在贾府败落、人心惶惶的情况下,他们没有选择明哲保身,而是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性的光辉。同时,这也为《红楼梦》的悲剧结局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让读者看到了在黑暗中依然存在的希望和善良。
四、贾芸人物形象的意义
1.对《红楼梦》主题的深化
贾芸的人物形象极大地深化了《红楼梦》中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主题。在他求职的过程中,这一主题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先是向贾宝玉求助,宝玉虽在贾府地位尊崇,却对贾芸的求职之事敷衍了事,并未真正放在心上。贾芸满心期待,最终却只换来一场空,这让他深刻体会到了人情的淡薄。即便他以“父亲”相称,极尽讨好之能事,也未能得到实质性的帮助,可见在贾府这个大家族中,亲情在利益面前显得如此脆弱。
之后他转向贾琏求职,贾琏同样只是随口答应,并未兑现承诺。贾芸每日盼着消息,却等来失望,这进一步凸显了世态的炎凉。在贾府,人们只看重自身的利益和权势,对于他人的困境往往视而不见。而当贾芸转而求王熙凤时,他不惜借贷送礼,凭借着聪明伶俐的口才和巧妙的言辞才谋得了差事。这一过程中,充分展现了在贾府中办事需要攀附权贵、阿谀奉承的现实,人情冷暖尽显其中。
贾府败落后,贾芸的仗义之举与其他人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众人都对王熙凤和贾宝玉避之不及的时候,贾芸却前往狱神庙探望他们,还承担起解救巧姐的重任。这种重情重义的行为在当时的环境中显得尤为可贵,更加突出了其他人的冷漠和世态的炎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