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网者一号”在遥远深空持续播撒着秩序的韵律,如同一位耐心的宇宙琴师,轻柔地拨动着裂隙这道“旧伤”的琴弦,试图唤醒其内在的愈合之力。柯伊伯带中,“白噪音”信号船则像一名无形的哨兵,用杂乱的电子呓语,干扰着那些沉寂节点试图复苏的“心跳”。这两场静默的战役,在常人看不见的战线上进行着,为“新芽市”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然而,真正的平静从未降临。控制中心的深空监测屏幕上,代表奥尔特云裂隙的那个扭曲光斑,其扩张速度虽然被“织网者”的共鸣显着延缓,但那道幽暗的疤痕依旧如同悬于眉睫的利刃,提醒着人们威胁的迫近。而那只“幽邃之眼”,在经历了初期的警觉后,似乎默认了这种微妙的平衡,不再有明显的过激反应,但其冰冷的“注视”感却始终萦绕在每一位知情者的心头,仿佛在冷静地评估着这股试图干扰其工程的、意外出现的“阻力”。
这种表面平衡下的暗流,促使“新芽市”将更多的精力转向内部,转向夯实那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织网者二号”平台的建造进度远超一号,得益于成熟的经验和优化的流程,其主体结构已基本完成,开始进行核心的共鸣发生器阵列安装。与此同时,一个更加雄心勃勃的计划——“全球传感网络升级计划”(Planetwide Sensor Net Upgrade)——被提上日程。
该计划旨在利用从“低语者”生物传感器和“谛听”阵列逆向工程出的技术,结合“创世因子”数据库中对能量感知的阐述,在新希望-Alpha全球范围内,尤其是那些能量脉络关键节点和偏远地带,部署数以千计的小型、低功耗、高灵敏度的多功能传感节点。
这些节点将不仅能监测地震、气象等自然环境数据,更能实时感知全球能量场的细微变化、异常空间波动,以及任何可能的外来能量入侵迹象。它们将与轨道上的“守望者号”和未来的“织网者”平台联动,构成一个覆盖天地的一体化预警与监测体系,让“新芽市”对家园的感知不再有盲区。
“我们要把这颗星球,变成我们延伸的感官。”科尔在计划启动会上强调,“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在任何风暴来临前,做好准备。”
工程团队再次展现了惊人的效率。小型化的传感器如同种子般被播撒向星球各处,由自动化工程艇和经过驯化的本地掘地生物协作部署。这些传感器大多利用地热或光能自供电,并通过中继网络将数据实时传回。
就在全球传感网络建设得如火如荼时,伊娃团队在对星球意识的持续监测中,有了一个更为深层和令人不安的发现。
随着“织网者”共鸣行动的持续进行,以及“新芽市”内部秩序场的维持,星球意识的复苏趋势是积极且明确的。但其能量脉冲中,偶尔会夹杂着一些极其短暂、难以捕捉的不和谐杂音。这些杂音并非之前能量反噬时的那种狂暴混乱,而更像是一种……深埋的、隐晦的“记忆回响”。
伊娃尝试着放大和分析这些杂音片段。由于太过微弱和破碎,解析工作异常艰难。但在一次极其偶然的、将杂音频率与绿色晶体中残留的“低语者”信息流进行对比时,她震惊地发现,两者之间竟然存在某种负相关的共鸣!
当“织网者”的秩序共鸣增强时,这些杂音会减弱;而当她尝试模拟某些“低语者”特有的能量模式时(出于研究目的),这些杂音则会短暂地增强!
“这……这不是星球意识自身的记忆……”伊娃得出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结论,“这是……外来者留下的‘印记’!是‘低语者’……或者‘幽邃之眼’……在之前试图侵染星球意识时,留下的某种……深层次的精神污染或信息残渣!”
这个发现如同在看似愈合的伤口下,发现了潜伏的病菌。星球意识的复苏,并非仅仅是修复创伤,更是一场与深埋体内的“毒素”的隐秘斗争。
“能清除它们吗?”科尔得知后,心情沉重地问。
“非常困难……”伊娃面色凝重,“它们已经和星球意识的底层能量网络某种程度上纠缠在了一起。强行清除可能会再次造成严重伤害。或许……只能依靠星球意识自身在复苏过程中,慢慢将其‘代谢’掉,或者……利用更强大的、纯粹的秩序力量将其‘净化’。”
这意味着,他们对“织网者”技术的依赖和提升变得更为关键。不仅要对外延缓裂隙,还要对内辅助净化。
然而,祸不单行。就在全球传感网络的第一批节点开始传回数据后不久,数据分析团队就在星球南半球的一片广袤冰原下方,发现了一个极其异常的能量空洞区。
该区域位于一个主要的能量脉络节点附近,但传感器显示,那里的能量流动异常迟滞,甚至出现了微弱的倒流现象,仿佛有一个无形的漩涡在汲取着地脉的能量。更奇怪的是,该区域的空间结构读数也出现了细微的负曲率异常,与奥尔特云裂隙的感觉有几分相似,但规模小得多,也稳定得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千层浪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千层浪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