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新芽市”废墟之上的重建与蛰伏中,悄然流逝。标准历法翻过了沉重的一页,幸存者们在这颗伤痕累累的星球上,度过了第一个充满艰辛与希望的新年。没有盛大的庆典,只有简单的缅怀仪式和更加坚定的工作誓言。
“未来规划委员会”制定的蓝图,正一点一滴地从图纸变为现实。
地下深处,规模宏大的避难所网络已初具雏形,其结构采用了最新的生物复合装甲技术,坚固且具备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宛如为文明打造的地下堡垒。地表,依托山脉和峡谷修建的隐蔽防御工事巧妙地和环境融为一体,黑洞洞的炮口隐藏在岩石伪装之下,只待一声令下。
能源危机得到了初步缓解。地热井钻探到了更深的富集层,光合生物反应农场的效率在伊娃团队的努力下提升了30%,而那颗遥远小行星上的超导矿物(被命名为“希望晶石”)也开始了小规模、高风险的开采和运输,其卓越的特性立刻被应用于新一代能量核心的试制中。
最大的变化来自轨道。
“探针号”的残骸并未被废弃,其完好的中部舱段被工程团队奇迹般地修复并改造,安装上新的引擎(来自“远航者号”的备用引擎)和强大的传感器阵列,虽然不再具备强大的火力和远航能力,却成为了一个功能强大的近地轨道监视与通讯中继站,被重新命名为“守望者号(Sentinel)”。
而更令人振奋的是,利用回收材料、逆向科技和“希望晶石”,一艘全新的、更小的侦察舰正在船坞中逐渐成型。它被命名为“影梭号(Shadow Loom)”,设计理念极度强调隐蔽性和速度,其外壳覆盖着最新型的生物复合装甲和基于伊娃发现的谐波模式开发的“伪装信号发生器”,旨在执行高风险的情报收集和渗透任务。杰克虽然还未完全康复,但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参与模拟驾驶训练。
然而,在所有公开的项目之外,委员会还批准了几个高度机密的“暗影计划”,由莉莉和伊娃直接负责,知情者寥寥无几。
暗影计划一:心智低语(Project Mindwhisper)
核心是那块来自母舰残骸的绿色晶体。莉莉团队建立了一个极度屏蔽的能量实验室,尝试用各种能量频率,尤其是精细调制的“创世因子”频率,去“唤醒”或“解读”晶体深处可能残留的信息碎片。
进展缓慢而危险。每一次尝试都如同在悬崖边行走。有时只能得到一些毫无意义的能量噪声;有时则会引发晶体的剧烈排斥反应,甚至释放出小范围的精神污染,让研究人员头痛欲裂,产生幻觉。
但偶尔,也会有惊人的发现。
在一次中等强度的“创世因子”谐振刺激下,晶体再次活跃起来,投射出一段比之前更加清晰的动态影像:
那是一片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扭曲的绿色星河,无数类似母舰但形态各异的生物构造物在其中游弋、汇聚。它们的运动并非杂乱无章,而是遵循着某种深奥的分形几何规律,仿佛在进行一种永恒的、宏大的集体冥想或信息交换。影像的中央,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如同恒星般的幽绿光团,所有构造物的能量似乎都与之相连,并向其输送着什么。
“蜂巢思维……它们的核心可能是一个巨大的集体意识……或者说……一个生物量子计算节点(Biological Quantum Computing Node)?”莉莉看着记录下的影像,震撼不已,“那个光团……就是它们的‘女王’?或者‘大脑’?”
这个发现至关重要。如果“低语者”的真正核心是这样一个集体意识,那么击败它们的关键,或许不是摧毁多少舰船,而是想办法干扰甚至摧毁这个核心节点。这为未来可能的战略提供了颠覆性的思路。
暗影计划二:星魂回响(Project Echoes of Star soul)
伊娃团队则专注于另一个方向:尝试与沉眠的星球意识重建联系。她们深知星球意识并未完全消散,只是陷入了极度的虚弱和封闭。
她们不再试图进行深层次沟通,而是在全球各个主要能量节点,安装了极其敏感的能量谐波接收器,日夜不停地记录星球最细微的能量波动,哪怕只是地核的正常脉动或板块的轻微摩擦。
海量的数据被输入超级计算机进行分析,过滤掉所有自然背景噪音。这是一个枯燥至极的工作,如同大海捞针。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月的积累和分析,他们终于发现了一种极其微弱、却并非自然产生的规律性脉冲!
这种脉冲非常非常慢,可能几天甚至几周才出现一次,强度也低到几乎无法探测,但其波形却呈现出一种奇特的、具有智能特征的简洁美感。
“这……这像是……心跳?”伊娃对比着波形图,激动得声音发颤,“非常非常缓慢,非常虚弱……但它在跳!星球意识……它还活着!它正在以我们无法理解的方式,极其缓慢地自我修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千层浪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千层浪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