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銮驾浩浩荡荡抵达边关,城门前,五皇子率领众将士整齐列队,跪地相迎。皇帝走下龙辇,目光扫过眼前这些浴血奋战、守护疆土的将士,心中满是欣慰与感动。他亲手扶起五皇子,眼中既有身为父亲的骄傲,也有对一国之君对肱股之臣的赞赏:“吾儿,你不负朕望,朕以你为傲!”
犒赏仪式结束后,皇帝与五皇子、荣庆公主、七王子等人在营帐中商讨边关的长远治理之策。皇帝感慨道:“此次大胜,虽扬我国威,但吐蕃余孽未除,边关仍需稳固。”
五皇子思索片刻,进言道:“父皇,儿臣以为,单纯军事防御并非长久之计。我们可在边关设立互市,与周边各族互通有无,以经济纽带加强联系,减少冲突。同时,招募当地青壮加入守军,一来充实兵力,二来增进民族融合,使他们与大周利益相连。”
荣庆公主点头赞同:“老五所言极是,此外,我们还可在边境地区推广农耕,让百姓安居乐业,根基稳固,边关自安。”
皇帝听后,连连点头:“甚好,就依你们所言。老五,朕命你全权负责边关互市与守军扩充之事,务必办好。”
五皇子领命后,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他亲自挑选互市地点,规划市场布局,制定交易规则,吸引了众多周边各族商队前来。一时间,边关互市热闹非凡,丝绸、茶叶、瓷器等大周特产远销各地,而大周也从交易中获得了马匹、皮毛等稀缺物资。
在招募守军方面,五皇子深入当地部落,耐心宣讲大周的政策与好处,许多青壮纷纷响应。他还安排经验丰富的将领对新兵进行训练,将他们融入到大周的军事体系中。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之时,新的问题接踵而至。互市中,个别不法商人哄抬物价、以次充好,引发了各族商队的不满,矛盾一触即发;而新兵训练时,因文化差异和习惯不同,与老兵之间也产生了摩擦,军营氛围变得微妙起来……
五皇子得知互市乱象后,雷霆震怒,当即下令彻查。他亲自坐镇互市,命士兵将涉事商人全部扣押,逐一审问。在确凿证据面前,不法商人不得不低头认罪。五皇子当众宣布处罚决定,没收违规货物,重罚涉事商人,并将罚金用于改善互市设施,以儆效尤。同时,他设立监管机构,选拔公正严明的官员负责监督交易,制定详细的商品质量标准和价格区间,确保互市公平有序。各族商队见五皇子整治有力,疑虑渐消,互市再度恢复往日繁荣,交易量甚至比之前更上一层楼。
处理完互市问题,五皇子马不停蹄赶回军营解决新兵与老兵的矛盾。他召集双方代表,在军帐中开诚布公地交流。新兵们倾诉着训练时因不熟悉规则而常被斥责的委屈,老兵们也道出对新兵散漫作风的不满。五皇子耐心倾听,温和劝解:“诸位同属大周守军,保家卫国是共同使命。老兵经验丰富,是军中脊梁;新兵充满朝气,为军队注入新力量。往后当互相学习,携手共进。”
为增进彼此了解,五皇子组织了一场特殊的军事竞赛,将新兵老兵混合编队,以团队形式参赛。竞赛项目包括骑射、负重行军、模拟攻城等。训练和竞赛过程中,老兵悉心指导新兵技巧,新兵则以活力感染老兵。在共同目标的激励下,大家逐渐放下成见,配合愈发默契。竞赛结束后,队伍凝聚力大幅提升,军营中充满团结奋进的氛围。
随着边关各项事务步入正轨,五皇子的名声传遍四方。周边部落纷纷遣使交好,主动表示愿与大周加强合作,共护边境安宁。吐蕃残余势力见大周边防稳固,人心归附,再无进犯的胆量,只能龟缩一隅。
五皇子并未因此满足,他深知长治久安需从长计议。他着手修缮边关道路,改善交通条件,促进贸易流通;兴办学校,传播中原文化,提升当地民众的文化素养。在他的努力下,边关地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成为大周稳固的屏障 ,百姓们安居乐业,对五皇子感恩戴德,而他也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书写着守护家国的传奇篇章。
皇上看着五皇子这一年来对边关的感情深知这个儿子是头倔犟的驴拉不回去了,和荣庆公主吐蕃七王子宴饮道:“六皇子璋儿,宅心仁厚,钟灵毓秀,虽然尚且稚嫩但凡事深思熟虑,老五一心想做个将军,朕担心他鲁莽如今看里这一年多他成长不少了,这个儿子朕带不走了。”
荣庆公主轻轻抿了一口酒,微笑着对皇帝说:“皇兄,五皇子起初来边关,我也替他捏把汗,可这孩子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硬是在这沙场上闯出一片天。如今他把边关治理得井井有条,可见是真心热爱这份保家卫国的事业。”
吐蕃七王子也在一旁点头赞同:“五皇子不仅有勇气,还懂得审时度势。就说上次的战役,若不是他巧妙布局,哪能这般顺利击退吐蕃大军。”
皇帝微微颔首,眼中满是欣慰:“是啊,他的成长朕都看在眼里。相较之下,老六璋儿心思细腻,处理朝务也愈发得心应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逃离宫廷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逃离宫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