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期越来越近,镇上弥漫着喜庆的氛围。街头巷尾都在谈论这场即将到来的婚礼,人们纷纷猜测婚礼会有多隆重。
婚礼前几天,胖婶儿在集市上碰到了林母。林母满脸笑意,热情地和她打招呼。胖婶儿心里虽然还不是滋味,但还是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回应。林母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轻声说道:“胖婶儿,孩子们的事儿都是他们的缘分,翠兰是个好姑娘,以后肯定能找到疼她的人。”胖婶儿听了,眼眶微微泛红,点了点头。
林晓站在一旁,默默打量着胖婶儿和翠兰母女。村子里那些流言蜚语还历历在耳,可眼前这母女俩,尤其是翠兰,虽然经历了感情上的失落,精神头却不错,整个人洋溢着一种坚韧劲儿,这让林晓打从心底里认可。
她不禁想起自家弟弟林家安,至今还未娶妻。这些年家里条件不好,为弟弟的亲事犯了不少愁。如今日子渐渐宽裕起来,也是时候考虑弟弟的终身大事了。看着翠兰,林晓心里突然有了主意,不如回家问问林家安对胖婶儿家翠兰是什么看法。
林晓怀揣着这个想法回到家中,彼时林家安正在院子里劈柴,额头上满是细密的汗珠。林晓走上前去,递给他一条毛巾,犹豫了一下开口:“家安,你觉得胖婶儿家翠兰这人咋样?”林家安愣了一下,手上动作停了下来,脸上浮现出一抹红晕,嗫嚅道:“姐,你咋突然问这个……我觉得翠兰挺善良的,之前在村里也帮过不少人。”林晓眼睛一亮,接着说:“我看也是,她和咱家门当户对,要是你们俩能成,那可再好不过。”林家安没有说话,只是微微低下头,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林晓瞧出了弟弟的心思,笑着说:“既然你也不反感,那姐就找个机会,去胖婶儿家探探口风。”林家安轻轻点了点头,又继续手上的活儿,不过这次,他的动作似乎轻快了许多,心里也开始期待起和翠兰之间可能发生的故事。
林晓瞧着弟弟这副憨态可掬的模样,心里有数,这事儿多半能成。当晚,一家人围坐吃饭,林晓放下碗筷,一脸认真:“爹,娘,我琢磨着家安和翠兰的事儿有戏。家安那心思,都写脸上了。要不咱找机会探探胖婶儿和翠兰的口风,要是行,赶在月底二十八,和家昌的婚礼一块儿办,来个双喜临门!”
林父放下旱烟袋,磕了磕烟灰,沉思片刻:“这事儿,倒也不是不行。翠兰这姑娘,看着就踏实。”林母眼睛一亮,连忙附和:“是啊,要是能成,可太好啦,我早就盼着家安成家。”
一家人合计妥当,决定先由林晓去胖婶儿家投石问路。第二天,林晓拎着些点心,敲响了胖婶儿家的门。胖婶儿开门瞧见是她,微微一怔,忙热情招呼进屋。
林晓进屋后,和胖婶儿、翠兰寒暄了几句,便不动声色地把话题引到了婚事上。她笑着说:“胖婶儿,翠兰这么好的姑娘,也该找个好人家了。我心里啊,倒是有个人选。”
胖婶儿一听,眼神里闪过一丝期待,忙问道:“晓丫头,你说的是谁呀?”林晓故意卖了个关子,喝了口茶,才慢悠悠地说:“就是我家弟弟,林家安。我看他和翠兰年纪相仿,性格也合得来,要是能凑成一对,那可真是亲上加亲。”
翠兰听到这话,脸上瞬间泛起红晕,羞涩地低下了头。胖婶儿心里又惊又喜,不过还是有些顾虑:“晓丫头,你家如今日子越过越好,能瞧得上我们家翠兰?”林晓连忙摆手:“胖婶儿,您可别这么说。翠兰的为人我们都清楚,善良又勤快,打着灯笼都难找。我就是怕翠兰看不上家安呢。”
胖婶儿转头看向翠兰,轻声问:“兰啊,你觉得咋样?”翠兰小声说:“娘,我……我听您的。”其实,她对林家安印象也不错,只是没想到幸福来得这么突然。
林晓看出了翠兰的心思,趁热打铁:“胖婶儿,要是您和翠兰都没意见,不如就趁着月底二十八,和我弟弟家昌的婚礼一起办了,图个热闹喜庆。”胖婶儿犹豫了一下,说:“这事儿太突然了,容我们母女俩再商量商量。”林晓笑着点头:“行,胖婶儿,您慢慢考虑,我等您信儿。”
从胖婶儿家出来后,林晓满心欢喜,觉得这事儿十有八九能成。回到家,她把情况跟父母和林家安一说,林家安高兴得脸都红了,嘴角一直上扬。
接下来的几天,胖婶儿和翠兰反复商量,翠兰心里对林家安有好感,胖婶儿也觉得林家安踏实可靠,最终决定答应这门亲事。林晓得知后,立刻着手准备两家的婚礼,邀请宾客、布置新房,忙得不亦乐乎。
喜欢逃离宫廷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逃离宫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