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折 麒麟玄机现旧府
雪后初霁的荣国府废墟笼罩在一片冷寂之中,残雪覆在焦黑的梁柱上,宛如一幅未干的水墨画,墨色与留白处皆透着苍凉。
宝玉踩着满地碎瓷,麒麟剑鞘与瓦砾相击,发出细碎的声响,惊起几只栖息在断壁上的寒鸦,扑棱棱飞向灰蓝色的天空。
黛玉紧了紧褪色的藕荷色斗篷,验丝镜在袖中微微发烫,镜面凝结的雾气中,远处角落里宝钗的身影忽隐忽现,面色比往日更加苍白。
"宝姐姐,这残垣断壁之中,真能找到线索?"黛玉望着空荡荡的怡红院废墟,昔日的雕梁画栋如今只剩半截焦木,半幅《海棠春睡图》歪斜地挂在墙上,画中美人的裙摆被火熏得漆黑,宛如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风掠过残破的窗棂,卷起几片灰烬,落在她素白的裙摆上,宛如点点泪痕。
宝钗转动着手中的金菊纹令牌,金属的凉意透过指尖,直达心底。她鬓边的珍珠步摇早已遗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支朴素的银簪,在苍白的日光下泛着冷光。"昨夜常公公传来密信,张鹤年定会来此寻找账本残页。"她弯腰拨开丛生的杂草,露出半块刻着莲花纹的青砖,"当年祖父曾说,府中藏着太祖皇帝亲赐的密道,如今看来,正是时候开启了。"
宝玉蹲下身,仔细端详那块青砖。麒麟剑在手中微微震颤,剑柄处的青铜锚纹与砖上的莲花纹竟隐隐呼应。他想起父亲贾政生前常把玩的麒麟摆件,每次提及,眼中总会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神色。"父亲......"他低声呢喃,喉间突然哽住,再也说不出话来。
宝钗点燃火折子,微弱的光芒照亮地面,三人这才发现青砖周围竟刻着细密的符文。宝玉依照麒麟剑的纹路轻轻转动砖面,只听地下传来齿轮转动的吱呀声,一道青铜门缓缓升起,门内扑面而来的阴风中,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沉水香。
"小心。"宝钗将火折子递给宝玉,自己则从袖中取出三支银针,紧紧攥在掌心。黛玉握紧验丝镜,镜中突然浮现出贾政的虚影,虽模糊不清,却依稀可见他眼中的忧虑。"若见此玉,吾儿当知......"虚影开口,话音未落便如烟雾般消散。黛玉惊得后退半步,验丝镜险些掉落,"这......这是父亲的魂灵?"
宝玉伸手扶住她,目光落在墙角的暗格上。暗格里掉出一个檀木盒,盒盖上刻着"政"字,笔迹苍劲有力,正是贾政的手书。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本《海国图志》,书页间夹着一张泛黄的船票,日期正是倭人使者登岸之日。"原来父亲早就与倭人勾结......"宝玉咬牙切齿,指尖捏皱了船票。
宝钗接过书册,翻到夹着船票的那页,只见空白处用蝇头小楷写着:"麒麟出,天下惊。"她心中一凛,转头望向宝玉腰间的麒麟剑,"看来这麒麟剑与玉佩,正是解开一切的关键。"
三人走进密道,青铜门在身后缓缓闭合,发出沉闷的声响。密道内寒气逼人,墙壁上每隔几步便嵌着一盏琉璃灯,灯油早已干涸,只剩下凝固的黑色油垢。宝玉举着火折子走在最前,火光照亮前方的石阶,却照不亮深处的黑暗。
第二折 幽冥狱中藏秘档
密道尽头是三间石屋,门扉上的铜锁早已锈蚀,轻轻一推便发出吱呀声。第一间石屋内,四面墙壁嵌满鸽血红宝石,在火光下泛着妖异的红光,中央石案上摆着七具鎏金佛头,每具佛头的眉心都镶嵌着一颗硕大的红宝石,宝光流转间,竟隐约可见樱花纹路。
"这些佛头......"黛玉握紧验丝镜,镜中映出佛头底座的樱花纹,与宝钗的金菊纹令牌如出一辙,"是倭人用来交换军火的贡品?"
宝钗点头,伸手触碰佛头,却见佛头竟轻轻转动,露出里面中空的腔体。"果然。"她冷笑一声,"倭人以佛头为幌子,实则运送军火零件。"话音未落,宝玉突然挥剑劈落,一道钢丝擦着宝钗的发梢飞过,钉入墙壁,发出刺耳的声响。
"小心!"宝玉惊出一身冷汗,"这里处处是机关。"他仔细查看墙壁,发现钢丝暗藏在宝石之间的缝隙中,稍不留神便会被割喉。
第二间石屋内,三十六个木架上摆满贴着"福"字的木箱。宝玉用剑挑开箱盖,只见里面装满燧发枪零件,在火光下泛着冷光。最底层的木箱里滚出一个绣春囊,金丝绣着的并蒂莲下,赫然是金菊盟的暗纹。黛玉见状,脸色煞白。
宝钗接过绣春囊,指尖抚过暗纹,眼中闪过一丝痛楚:"当年抄检大观园,怕是早就有人借绣春囊布局。"她将绣春囊收入袖中,目光落在最深处的木箱上,"这些军火,足够装备一支军队。"
第三间石屋的铜锁生满绿锈,宝钗用发簪挑开锁芯,扑面而来的不是霉味,而是浓郁的沉水香,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气。石案上供着一座生漆人像,穿着贾政常穿的酱色马褂,面容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便会开口说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金陵烬未央卷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金陵烬未央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