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个补丁,剧本是当时导演一拍脑袋,说拍,然后才有的,而不是在拍摄之前,好长一段时间就有了灵感,然后开始打磨,甚至,一打磨都可能打磨十来年。。。。。。。)
灵感这东西吧,往往都是突然的。
别管是创作,还是抄袭。
就像现在,大猴提到了小贤。
周浩然一下子就来了灵感了。
说起王小贤,你会想起她被纹了个蛇头的那部《一盖云天》里的港生?
还是会想起《血洗红花亭》里的那个王凤仪?
又或者是《都市猎人》里的少妇阿茵?
亦是那部“大威天龙”到现在还流行的《青蛇》里的白素贞?
都不是的话,《城市猎人》里的那个表妹惠香?
《赌神》里的阿珍?
好多好多。
但是要让周浩然来说的话,他第一个想起来的,是港片四大镜头里的一个,“女鬼更衣”。
没错,《倩女幽魂》的小倩。
也是被小棒子和小鼻子同时誉为标准审美的这么一部电影。
既然想到了,周浩然也就不犹豫了。
大手一挥,开干。
然后。。。。。
又TM的遇到挫折了。
写剧本,跟小说不一样。
你看写小说的,只要剧情连贯,故事新颖,又或者是搞笑,哪怕小白文,又或者是流水账,都有人看。
但是剧本不行。
时间、地点、人物,这三要素不光要交代。
更是得交代清楚。
什么时间,哪天,什么背景,什么。。。。。。一堆。
而地点呢,更是一堆,就像环境的描写,周边的描写,等等等等。
人物,那就更多了。
什么背景,什么身份,什么心情,什么动机,什么。。。。。。
唉~~~~~
周浩然好不容易啊,一边翻书,一边回想着记忆,用了一个礼拜,才吭哧瘪肚的把前两场戏写出来。
注意,是两场,而不是两章。
就算这样,依然被已经在片场厮混一年多的大猴给批判的一无是处,看不出来个所以然来。
而且,这还不算啥。
大猴更是带来了个晴天霹雳。
“三哥,你是决定翻拍邵氏在60年拍的那部《倩女幽魂》么?”
“嗯?”
????????
谁知道大猴的这一句话对于周浩然的伤害是有多大?
怎么就翻拍了?
难道不是原创么?
不,准确的说,不应该是改编自蒲松龄的《聊斋》么?
周浩然努力的想,也想不到这事啊。
可是,他记的也没错啊。
小贤是在87年开始,因为这部《倩女幽魂》才红遍亚洲的呀。
怎么就翻拍了呢?
直到,大猴找出来那部60年邵氏拍的《倩女幽魂》,周浩然服了。
邵氏60年的《倩女幽魂》,是由王月汀改编的,李翰祥导演的电影。
看起来,在后世没有什么水花,被徐老怪制片的那部《倩女幽魂》给覆盖了。
但实际上,邵氏的这部《倩女幽魂》可是提名了第十三届的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
看着相似的剧情,周浩然一咬牙。
拍。
就算翻拍,那也得拍。
没道理徐老怪拍就能火成那样,自己拍就不行。
再说了,周浩然心里是有点AC数的,他也知道他不是什么奇人,能自己拍出来的。
就算让他现找人,也不可能拍出来那种效果的。
所以,他成立影视公司的目的,很简单。
无外乎就是出剧本、出资金,跟其他影视公司合作挣钱而已。
就算现在,因为大猴的原因,公司名下要签艺人了,那周浩然的初衷也没有改变,蹭车赚钱。
撑死,同为制片方,捧一下自己旗下的艺人。
至于说这几年,趁着港岛影视圈繁华,自己公司提供剧本,和其他公司合拍,借此培养一下自己的班底,等十年之后,港岛影视圈不行了,正好自己的班底也起来,然后北上捞钱,咳咳咳,那是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现在,还是要解决眼下的问题。
剧本,算是解决了,出钱,买一下邵氏的版权。
周浩然相信,就凭那独立董事的身份,再加上“不差钱”,六叔会给他这个面子的。
可是,其他事又出岔子了。
“三哥,方总那边不放人。”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就能知道岔子出在哪里了。
王小贤,67年1月末生,湾岛人。
在15岁的时候,就为“对号”拍摄了广告,算是出道。
84年,也就是17岁时,拍摄了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今年的湖畔会很冷》。
然后,当年的方婶,也就是六叔的外室,那时候,也是现在的邵氏电影的总经理,看好了她,花了27万港币的违约金,把她签约到了邵氏。
84年的27万港币。。。。。。。
周浩然默默了看了一眼自己购买的第一部“别摸我”,叹了口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四合院里的小厨子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四合院里的小厨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