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沙弥正对着屏幕标注白蚁预警装置的参数,次仁老人的孙子举着平板电脑冲进来:“快看!巴西的叔叔把灯柱改成了蜂箱温度计!”屏幕里,雨林深处的莲花灯旁挂着排木盒, indigenous(原住民)向导正用指尖划过灯柱侧面的刻度,每道刻痕都对应着不同蜂群的活跃度。“他们说蜜蜂翅膀的震动频率能预测暴雨,现在灯柱会提前两小时给村庄发预警。”男孩指着画面角落,几个穿校服的孩子正把灯柱收集的雨水倒进陶罐——过滤装置是用玛利亚寄来的玻璃管改造的,阳光照过时会在水面映出彩虹。
正午的阳光晒化了最后一点冰珠,竹楼的屋檐滴下串水珠,落在台阶上的包裹上。是格陵兰岛寄来的回信,埃利亚斯在信里画了张冰芯取样图,莲花灯的温度传感器帮他们发现了三个新的融冰点。“我们在灯柱里装了微型扬声器,”附页的草图上画着跳动的声波,“极光出现时,会把藏北牧区的风声传向冰层,好像雪山在跟冰川说话。”小沙弥摩挲着信纸边缘,那里粘着片透明的冰晶标本,里面冻着根极细的红绳——是用迪拜寄来的塑料绳融化重纺的,在冰里像条凝固的火焰。
山风突然变了方向,经幡哗啦作响时,莲花灯的太阳能板集体转向南方。小沙弥打开后台,发现是南非的钻石矿场发来的请求:暴雨冲毁了输电线路,他们需要借用灯柱的储电功能维持矿洞的通风系统。“矿工们用剩余的石料打磨了新的灯座,”实时画面里,黝黑的手掌捧着盏莲花灯,底座刻着星星点点的凹痕,“每个凹点都对应着一盏灯的位置,晚上会亮起不同颜色的光,代表世界各地的平安信号。”
夕阳把经幡染成金红色时,小沙弥在笔记本上添画了条新的连接线。从雅鲁藏布江到开普敦的矿场,线条旁标注着“声波·电力·祝福”。这时手机弹出条推送,是叙利亚难民营的实时画面:玛利亚设计的玻璃灯罩在帐篷间亮起,七种文字的“你好”在帆布上流转,穿冲锋衣的志愿者正用灯柱的计时器教孩子们认时间。“欧洲的教堂钟声会准时传到这里,”画外音是戴冲锋帽男生的声音,“现在每盏灯的底座都刻着一句话:‘当光相遇时,语言会自己生长’。”
夜幕降临时,小沙弥给所有灯柱发送了新的校准指令。信号发出的瞬间,他听见远处传来细微的嗡鸣——是红海的渔民们启动了改造后的渔网,灯柱的浮力传感器正拖着渔网避开暗礁。屏幕上,那些覆盖半个地球的光点突然连成了线,从青藏高原出发,蜿蜒过雨林、沙漠、冰原,最后在南极科考站的坐标处汇聚成一个光圈。
他忽然想起师父圆寂前说的话:“所有的光都会重逢。”当时不明白,此刻看着
喜欢破产后,我成了顶流明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破产后,我成了顶流明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