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杂交水稻
像是听到了汉武帝问询似的,光幕突然换了内容。
【什么是杂交水稻。】
“水稻......杂交?”
汉武帝懵了。
“这东西怎么杂交?”
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带着几分难以置信。
“总不能像驴马那般畜生,到了发情之时便自动交合吧。”
想到此处,汉武帝不禁摇了摇头,觉得这种事情极为荒诞。
“真要如此,那还是作物吗?”
“怕不是成精了!”
......
就在汉武帝满心疑惑之时,视频开始播放。
画面中,科研人员们身着洁白的工作服,戴着防护手套,手持特制的工具,小心翼翼地穿梭在一片绿油油的水稻田之间。他们弯下身子,专注地摆弄着水稻的花蕊,像是在进行一场极为精细的手术。
“哦?”
汉武帝眨了眨眼。
“人为干预吗?”
“可这般大费周章,又意欲为何?”
“难不成......”
汉武帝忽然想到了什么,瞳孔骤然放大。
“难道此法能够提高产量?”
他猛地坐直身子,声音中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与期待。
“对!一定是这样!”
汉武帝眼中闪过一道锐利的光芒。
“五谷之物,乃百姓生存之根本,自是产量越多越好。”
“我大汉朝的种植手法虽比先秦时期要强的多,但水稻的亩产量也不过每亩两石,完全不够天下百姓分食,更不要说后世十五亿的百姓,若产量跟不上,自是无法养活如此庞大的人口!”
(为了方便对比,后面就都用斤了。)
言罢,汉武帝身形一转,面容严肃,目光炯炯地看向桑弘羊。
“你身为大司农,肩负天下农事重任,务必将这杂交水稻之法牢记于心,深入研究!
“臣明白!”
桑弘羊连忙抱拳,态度恭谨,言辞间满是决心。
“臣即刻便回府,召集我大汉最擅农事的农官,以及经验老到的老农,一同研习这来自后世的神奇水稻之策,定不负陛下所托!”
“嗯。”
汉武帝点了点头,看着光幕说道。
“此乃关乎我大汉兴衰、百姓福祉的关键。这杂交水稻之法,若能在我大汉落地生根,必能开创前所未有的盛世。定能福泽万民,功在千秋!”
......
与此同时,光幕道。
【杂交水稻是将两种不同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培育出具有更好特性的水稻。】
【它的关键原理是“杂种优势”,意思是杂交出来的后代在生长速度、产量和抗病抗灾能力等方面比原来的品种更强。】
大秦。
嬴政吧唧了一下嘴道。
“怎么听怎么像骂人。”
“杂种?”
“还优秀?”
“优秀了还能叫杂种吗?”
“那什么父皇。”
扶苏道:“这两者读音可不一样啊。”
“咱们说的杂种,种字读轻声。”
“光幕说的杂种,种字是三声。”
闻言,嬴政白了他一眼道。
“你挺聪明是吧?”
“那朕问问你。”
“咱大秦的口音和后世的口音一样吗?”
扶苏:“......”
嬴政哼了一声
“这就是个BUG!”
“你非得说出来!”
“显着你了是吧?”
扶苏:“儿臣错了。”
......
光幕继续。
【杂交水稻的培育通常采用“三系法”,即利用三种不同的水稻品系。】
【雄性不育系(母本):这种水稻不能产生正常的花粉,无法自花授粉,必须依靠其他品种的花粉才能结籽。】
【恢复系(父本):这种水稻的花粉可以使雄性不育系结籽,并且杂交后代能够恢复正常的育性。】
【保持系:用于与雄性不育系杂交,保持其不育特性,以便持续生产不育系种子。】
【通过这三系的配合,杂交出来的水稻产量通常比普通水稻高20%-30%。】
【并且抗逆性强,对病虫害、干旱、盐碱等逆境有更好的耐受性,并且还可以在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种植。】
看着上述杂交水稻的方法。
汉武帝摸着胡子道。
“说白了......就是水稻被绿了是吧?”
“原本是自家的花粉授粉,现在却换了别的花粉来让它结籽,是这么个道理吧?”
一旁的桑弘羊听闻此言,微微一怔,随即恭敬地回应道。
“陛下所言虽通俗,却也形象地道出了其中关键,想必这杂交水稻之法,确实是借助不同水稻品种的花粉,让其结合,以培育出更优良的品种。”
“不过,如何分别雄性雌性这点,臣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大明。
朱元璋眉头微蹙,抬手挠了挠头,满脸困惑地开口道。
“这杂交水稻的培育方法,咱算是知晓了,可其中原理…… 实在是让咱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开局仙剑,古人傻眼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开局仙剑,古人傻眼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