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那边已经开始向大明送倭国女子了,十几天就有一条船抵达。
朱重十带着卫队过去查看过,这些女子除了个子矮一些,给人当媳妇还真特么的地道。
倭国人被安置在了城外,生活条件可比倭国强多了,燕王府的护卫出兵看管。
去年他从江苏选了两名县令,已经由吏部指派到了北平。
燕王府成了他临时办公地点。
下首坐着三人,一人是正是海关的夏元吉,另外二人是苏宇行与郑平二人。
朱重十手下人真的是太少,浙东文官集团与他也不是关系很好。
这起步比较晚,一切都得从头来。
“维喆,这次调你来是要委屈委屈你,在这辽东做上一任县令。”
苏宇行和郑平二人都已经升了官,成为了五品知府。
夏元吉今年刚十八岁,这玉不琢不成器的道理他朱重十也知道。
年少给予高位并不是什么好事,他也希望夏元吉在下面府县多锻炼一下。
“王爷,维喆跟着您学到了很多东西,能下去治民已经很满意,请您安排。”
苏宇行和郑平二人虽然是知府品秩,可人家夏元吉是嫡系。
朱重十也是一个劲的在和夏元吉说话。
城外的倭国女子几人也都看过了,对于发媳妇也没什么抵触。
毕竟朱重十也没有强逼着这些倭国女子嫁,主要他们愿意嫁给大明的单身汉,立即就给予身份,而且还是男女二人对上眼才可以。
而且永久可以定居在大明,现在的大明可是比倭国强很多。
倭国是穷的真穷,富的真富,贫富差距也比较大。
“这次你们三人过来,本王将在辽河以南地方划了几块地,这些地方虽然刚打下来,可是也有数十万嗷嗷待哺的黎民等待着你们的治理。”
“下官等定会治理好治下百姓。”
朱重十看着三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笑着对三人说:“不光要治理好百姓,还要发展好。
人本王给你们解决,钱本王给你们筹集,告诉你们,要是胆敢饿死一个人,本王不饶你们。”
这些事情都是早期就和老朱还有朱标就说好的事情。
连卫所的将领都已经提前选定了人选。
而且对辽河以北的纳哈出部采取什么态度都有明确的指示。
朱重十最担心的就是人口问题,东北人口的问题多少决定了草原的长治久安。
治理东北三省只是第一步,以东北三省的人力物力治理草原才是最终的目的,草原的游牧民族也会在他的手上终结。
“你们三人在政务上还有什么不明白要问的?”
郑平欠着身子拱手道:“王爷,下官在对外族的事情上还有些许问题要询问您。”
“哦?说来,本王听听!”
夏元吉和苏宇行也竖起了耳朵。
“王爷,您在之前说起过对待草原人的政策,下官也认同您的策略。
只是对高丽人和倭国人上按照您的意思是只要两国的女性。
在男性问题上下官认为可以将这些人打散,撒在辽东的地方上。
毕竟辽东土地广阔,光靠关内的移民几年内很难见到成效。
而在待遇上都是保持着一视同仁的政策。
这些人不管是倭国人还是高丽人,几十年以后就是大明的百姓。
这样对于辽东的发展岂不是更好?”
朱重十听完他的话笑道:“郑平,你的想法不错,本王也和你们三人聊过这个事情。
可是你们要懂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道理。
本王最大限度上能放宽高丽人进入辽东。
倭国人,绝对不允许。”
朱重十对小日子的痛恨是非常的大,不给他们灭族就算好的了。
还特么的想占大明的资源?
不可能的。
“草原上的牧民政策等同于大明的子民,只要他们放弃放牧,给与土地,大明教会他们种地。
还有就是每个村落都要有汉人和胡人混居。
律法是一样的,辽东初期采取连坐法,这条律法只对外族,也就是一人犯事,全家株连!
主要他们愿意当羊,咱们就养着他们,三五十年将不会有牧民和汉民之区分。”
“下官明白了。”
朱重十说完,转头看向了夏元吉道:“维喆,过些日曹国公府小公爷会到达北平。
这事本王会将他留在北平以助你们声望。”
“下官谢王爷!”
朱重十和几人聊着辽东的发展,外面傅让走进来在他耳边小声道:“王爷,魏国公派来了信使!”
夏元吉三人见到他有事情,起身告辞。
“把人带进来。”
走进来的正是徐达的亲卫统领张蒙。
“标下参见王爷!”
“起来吧,魏国公有何事要说?”
张蒙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交给了朱重十。
“张蒙,你回复魏国公,本王知晓此事了,会提前部署这个事情。”
“标下告退。”
徐达派人送来的都是蓝玉在草原期间的罪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我哥朱重八,侄永乐帝标子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我哥朱重八,侄永乐帝标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