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小姑娘从进门开始,坐在客位上的马氏就在默默的打量着她。
不同于乡下和镇上她见过的姑娘那样看到陌生人一脸害羞或者畏畏缩缩的样子。
从这位长相明艳的小姑娘从踏进这间堂屋看到她开始,她就大大方方的笑着主动与她打了招呼。
这位小姑娘的一言一行虽然看起来挺爽心悦目,但是赵氏还是有些不解。
他们这些大人在商量事情,怎么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进来了?
看到亲家一脸的疑惑,慕长海主动解释道:“建议咱们村里人学认字的主意就是这慕云这丫头提出来的!”
听到亲家的解释,赵氏这才一脸郑重的将目光又放到了慕云的身上。
没想到在这偏远的山坳里,还有人有如此的见识。
读书识字在天启国可是身份的象征。
一般只有大户人家,才有能力让家中的小辈从懂事开始,就能接受启蒙。
乡下人家,能供出一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都是九牛一毛。
而眼前这个还未及笄的小姑娘,竟然有让整个村子里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跟着认字。
这可是整个秦山县,不,应该说是整个凤阳府甚至是整个天启国的头一份儿。
想着自己因为这位小姑娘的建议,而做着天启国的头一份的事,赵氏整个人就兴奋的颤抖了起来。
“这小姑娘不错,有胆识有见识!”
对这位小姑娘夸赞的话,也是发自赵氏内心里破口而出。
“多谢赵夫子的夸赞!”
慕云不明白眼前这位态度端正的中年妇人为啥突然变得这么激动。
不过想到整个慕山村的人以后都有了学识字的机会,她也特别的开心。
教学识字和教学女红的章程定下来之后,从第二日上午吃了早饭开始,女红班就开始了。
参与的女红教学,主要是村里还未成婚的小姑娘。
而用来教学的地方,村长和两位族老还是安排在了村子祠堂的一间厢房内。
慕云对女红不感兴趣,她本来不想去祠堂。
却被出门直奔祠堂的慕小婵遇到。
“小云,咱们都快去祠堂女红班,我都迫不及待的想要跟着赵夫子学习更多的女红技术了!”
慕小婵从懂事开始,就跟着寡妇娘黄春香学习刺绣。
不过黄春香的技术到底有限。
自从家里的顶梁柱也就是慕小婵的爹去世后,她们母女俩就靠着黄春香这仅有的一点刺绣技术绣一些绣品去镇上绣庒换银子来过日子直到去年冬天她们母女俩加入了村里的酸辣菜作坊才终结了这繁琐又麻烦的刺绣活计。
不过从小接触刺绣这一块儿的慕小婵实在是对女红这一块儿极感兴趣。
只苦于之前没有技术更精巧的师傅,她的刺绣技术也一直没什么长进,每天绣一些简单的帕子之类的绣品既考劳神劳力,又换不了多少银子,这才作罢。
如今有了女红技术更好的师傅,黄春香和慕小婵就更不想放过这个机会。
从昨天下午开始,黄春香就直接带着自己的女儿慕小婵去酸辣菜作坊辞了工,好让她一心一意跟着赵氏学习女红方面的技术。
看着一脸兴奋的小姐妹,慕云不得不感叹黄春香黄婶子也是个挺果断的人。
慕云和慕小婵挽着胳膊进了祠堂的厢房后,厢房里已经坐了十几位姑娘。
年纪大的有比慕云和慕小婵还大已经及笄待嫁的大姑娘,也有比慕秋年纪更小的四五岁小姑娘。
人一到齐,穿戴规整的赵氏就清了清嗓子做了自我介绍。
然后开口向大家普及了一番女红的知识。
“女红包括哪些方面的东西,大家有谁知道吗?”
赵氏在带着大家进入主题之前,特意向坐满了整个房间的姑娘们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女红包括哪些?”
台下的小姑娘们听了赵夫子的话,纷纷伸手摸了摸头。
灵魂来自科技发达的文明世界的慕云脑海里也只出现了刺绣、做衣服以及缝缝补补的画面。
其他的小姑娘们都异口同声的说出了“刺绣”两个字。
也有的小姑娘回答说“补衣服”、“做衣服”以及“做鞋袜”。
而对这一块接触最多的慕小婵站起来作了回答。
“赵夫子,我娘教过我简单的刺绣、缝补、打络子、做衣服,我想这些应该算在女红里面!”
等确定没有人再说出其他的答案后,赵氏示意慕小婵坐下后,态度和蔼的对大家进行了讲解。
“大家刚才说的都对,慕小婵说的也更全面一点!”
赵氏确实是一个好老师,知道更多的认同学生,才能让学生更有动力。
刚坐下去的慕小婵听到赵夫子当众夸她之后,她果然激动的不行。
赵氏扫了一眼厢房里的姑娘们,见达到了效果后,她继续解释道:“但女红也不仅仅指前面大家所说的那几项!”
“女红除了刺绣、缝纫和编织、刺绣,还有拼布、贴布绣、剪花、浆染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到深山脚下,我靠大山逆袭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到深山脚下,我靠大山逆袭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