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明英宗为啥会有好评
唐
太子李建成此刻看着天幕,心中生出一丝苦涩之意来,他用眼角余光瞄了一眼二弟李世民……
父皇自晋阳起兵以来,他与二弟,四弟一直都是父亲身边的得力助手,亲自领兵在前方冲锋陷阵。
记得那时,自己兄弟姊妹几人齐心合力,为李唐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建立大唐后,自己以嫡长子身份被封为太子。原也是名正言顺。
但二弟勇武精干,功绩远比自己和四弟更胜。父皇对他日渐倚重,在其功勋卓着,更是直接封了他个天策上将之名。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
世民在朝中日渐势大,已然快要压倒自己这个太子了,而父皇也不知是无意还是存心,竟放任其与自己暗中争斗,使得他们兄弟之间渐渐生了嫌隙,如今更是矛盾激化,慢慢有了不死不休之势……
天幕上,那明朝的兄弟二人,虽与自己兄弟不似,可他们二人因为皇权之争,最后终究是落了个兄弟反目,不死不休的地步。
而自己和世民……
如今也已经快走到这一步了吧!
明
看到这里的老朱夫妇俩,以及以太子为首的众皇子,和以徐达,李善长为首的文武百官们,全都陷入了沉默中……
“好一个贤臣,好一个贤臣……”朱元璋只觉得坠入冰窖,浑身颤栗着吼道,“于谦,于谦……”
“是我老朱家的不孝子孙,辜负你是忠心啊!”他似想到了什么,赶忙回头道,“替咱拟一道旨,凡事朱家子孙,皆需善待于谦,如违背朕意,除其封号,贬为庶人……”
“是……”
天幕上,画面中的于谦,人物影像由原本的鲜活之色慢慢变得晦暗,这暗示着,这位大明的股肱之臣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而背景之色也由原本的紫禁城幻化成一片猩红之色……
“于少保这一生,经历了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和景泰,五位帝王……”徐爱轻轻叹息道,“可以说除了口碑烂,昏了头的朱祁镇外,其他四位帝王都是极其看重于他的。”
罗玉华也对她的看法表示赞同:“想当初,那文治武功彪悍史册的明太宗文皇帝朱棣在晚年时发掘了于谦,对他极其看重,甚至告诉儿孙,重用于谦可保大明江山至少三十年盛世……”
“只做了十个月皇帝,却做了了诸多利国利民实事的明仁宗朱高炽,以及那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平叛乱的好圣孙明宣宗朱瞻基,也是对其极其看重,甚至将他和内阁三杨一起,设为托孤大臣……”
“还有临危受命的景泰帝朱祁钰,更是与其君臣一心,礼遇有加,甚至为了于谦的痰疾,亲自带着随从到万岁山,亲手为于谦伐竹取沥做药引。”
“虽然后期,景泰帝面对于谦日渐势大的权力,也担心其会效仿司马氏篡权夺位的行径,开始敲打和压制于谦……”
“但不得不说,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皇帝,朱祁钰对于谦的鼎力支持和充分信任,已经是极其难得的了!”
“而这其中,偏偏只有我们的大明战神,叫门天子,瓦剌留学生朱祁镇,却为了自己的私仇,残忍的杀害了于谦……”
“最可笑的是,他在杀死给他作死后,拼死守下大明江山,为其免遭亡国之君骂名的于谦后……”徐爱接过话茬继续道,“居然还给那个作恶多端,结党营私,连明太祖亲自挂起的-宦官不得干政-铁牌都敢撤了的狗阉人王振立了个精忠祠。”
罗玉华苦笑着摇头道:“不知道岳将军在底下看到这一幕,会不会打这狗东西一个魂飞魄散,永世不得超生……”
“大明王朝,从太祖朱元璋起历经几代雄主明君,积攒下的雄厚国力,到底还是在这个忘恩无义,昏庸眼瞎的皇帝带领下,走上了衰败的道路……”
“朱祁镇的一生,跌宕起伏的经历,堪比太祖太宗……”罗玉华开始了最后的总结,“只可惜比起他太祖爷爷和太爷爷两位欧皇天命人来,这倒霉孩子就是个挖煤的非酋命。”
“他的生母是父皇最爱的女人,甚至为了他母亲的后位,废去了毫无过错的胡皇后……”
“而唯一的弟弟,亦是安稳度日,没有半点野心,要与他争权夺利的心思……”
“可以说,从最一开始,朱祁镇拿到的便是王炸剧本,若是他能善用贤臣,不贪功作死,就算没法成为汉武帝那样的一代雄主,也绝对可以做好一个守成之君……”
“可惜啊,他想做一个有为之君,却没有识人之能,放着精明强干的朝廷文武不用,偏选择了走秦二世的路,信了一个太监……然把自己给玩进去……”
“赵构杀岳飞,那还可以强行挽尊,觉得那是为了百姓安居做出的错误抉择……”
“朱祁镇杀于谦,那可就真的是纯粹排除异己,清算对自己不忠之人了。”
“可以说,如果评选中国历代昏君前十名的话,朱祁镇一定是当仁不让得上榜的……”她顿了顿,“能排在他前头的,只怕也不会有几人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天幕直播,华夏兴衰看哭历朝天子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天幕直播,华夏兴衰看哭历朝天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