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异拍案而起,“本官自有分寸!”
不久后,羊鸦仁押着侯景的使者来到建康。
他单膝跪地,急切地说:“陛下,侯景邀臣同反,臣特将其使者押来,请朝廷早作防备!”
朱异却在一旁冷笑:“羊将军未免小题大做了。
侯景手下不过数百残兵,能成什么气候?”
说罢,竟自作主张将使者释放。
侯景得知此事,仰天大笑:“天助我也!”
他立即召集部众,慷慨陈词:“诸位,朱异、徐驎这些奸佞小人蒙蔽圣听,我等当清君侧!”
消息传到建康,梁武帝正在御花园赏花。
内侍慌张来报:“陛下,侯景反了!
已经攻下马头,擒获戍将曹璆等人!”
梁武帝不紧不慢地折下一枝梅花,笑道:“侯景小儿,朕一封诏书就能让他俯首称臣。”
他转身对侍从说:“传旨,命鄱阳王范为南道都督...”
邵陵王纶接到诏书时,正在府中练剑。
幕僚忧心忡忡地说:“王爷,侯景骁勇善战,不可小觑啊!”
邵陵王收剑入鞘,沉声道:“陛下有令,自当效死。”
他展开诏书,朗声宣读:“斩景立功者,得封三千户公,除授州刺史!”
府中将士闻言,纷纷摩拳擦掌。
一名年轻将领兴奋地说:“王爷,末将愿为先锋!”
邵陵王拍拍他的肩膀:“好!明日点兵出发!”
此时侯景军中,探子来报:“将军,朝廷派五路大军来讨!”
侯景把玩着手中的酒杯,冷笑道:“来得正好!
让这些养尊处优的王爷们见识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打仗!”
建康城内,朱异府上灯火通明。
他举杯对徐驎说:“徐大人不必忧虑,侯景蹦跶不了几天。”
徐驎却眉头紧锁:“朱大人,下官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哈哈哈!”
朱异大笑,“有本官在,天塌不下来!”
城外军营里,士兵们围着篝火议论纷纷。
一个老兵叹道:“侯景可不是好对付的,当年跟着他打仗,那叫一个狠...”
新兵紧张地问:“那我们能打赢吗?”
老兵往火堆里扔了根柴火:“谁知道呢?
反正朝廷说了,砍了侯景的脑袋,就能当刺史!”
侯景听说朝廷的军队已经出动,心里有些发慌。
他赶紧找来谋士王伟商量对策。
“邵陵王要是带兵过来,咱们这点人马可不够看啊!”
侯景皱着眉头说。
王伟捋着胡子,眼睛滴溜溜地转:“大王别急。
依我看,咱们不如来个出其不意。”
“哦?怎么说?”
侯景来了兴趣。
“现在建康城里,临贺王正德不是早就跟咱们暗通款曲吗?”
王伟压低声音,“咱们直接杀向建康,他在里面接应,咱们在外面攻打,大事可成!”
侯景一拍大腿:“妙计!”
“兵贵神速,”王伟凑近一步,“咱们得赶快行动。”
侯景当即拍板。
他留下表弟王显贵守寿阳,对外宣称要去打猎,实际上带着人马直奔谯州。
谯州城下,侯景的军队刚摆开阵势,助防董绍就打开了城门。
“侯将军,我愿归顺!”
董绍跪在地上说。
侯景哈哈大笑:“识时务者为俊杰!”
刺史萧泰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五花大绑押到侯景面前。
这个贪官平时欺压百姓,现在遭了报应,连个替他说话的人都没有。
转战历阳时,太守庄铁更干脆,直接带着全城投降。
“侯将军,建康现在防备空虚,”庄铁谄媚地说,“不如一鼓作气杀过去?”
侯景眯起眼睛:“正合我意!”
他当即任命庄铁为先锋,大军直扑长江。
长江沿岸的守军接连发出警报。
消息传到建康城,朝堂上炸开了锅。
尚书羊侃急匆匆地求见梁武帝:“陛下,请立即派两千精兵守住采石矶,再让邵陵王抄了侯景的老巢寿阳,这样就能把他困死在长江边上!”
梁武帝还没开口,朱异就跳出来反对:“侯景那点人马,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渡江!”
羊侃急得直跺脚:“朱大人,你这是误国啊!”
朱异不以为然:“羊尚书多虑了。”
退朝后,羊侃仰天长叹:“完了完了,这次要出大事了!”
与此同时,梁武帝做了个更荒唐的决定。
他任命临贺王正德为平北将军,让他带兵驻扎丹阳郡。
这正中侯景下怀。
正德偷偷准备了数十艘大船,对外说是运芦苇,实际上装满了粮食兵器。
“侯将军,东西都准备好了。”
正德的亲信低声报告。
侯景接到密报,乐得合不拢嘴:“天助我也!”
他立即行动,带着八千士兵、几百匹马,从横江渡过采石矶。
江风猎猎,战旗飘扬。
“兄弟们,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