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氏也是一样,那伤压根就没那么邪乎,深度就一个指甲盖那么深,根本就没有扎穿,也没有伤到骨头。
顾郎中来看过了,说伤的不重,给上了药,只要不见水,三五日便能下地走了。
对于这个诊断,顾老锣和金氏都不满意!
哪里就不严重了?
伤了这么大一个血窟窿,瞧着吓人的紧,万一要是发了,这条腿可就保不住了,至少要卧床静养一个月!
还有那血,流了那么多出来,把雪都染红了!
这人身上的血可都是米粮养出来的,是人身上的精气神!
这一下没了那么多的血,这人的精气神还能好?
精气神不好,那是要影响寿数的!
要他们说,这伤是极为严重的,王家必须得给银子!
顾郎中没说话,顾老锣和金氏说这话的意思很明确,这是一心想讹王家一笔银子。
这事不是他能管的,随他们去吧。
顾郎中想脱身,但顾老锣不同意,非要让顾郎中跟他们一起去王家,当着王家人的面把方才自个儿说的话说一遍。
顾郎中:……
没错,一直找不到顾枝儿的顾老锣,打算找牛车拉着金氏直接去王家。
甭管顾枝儿是躲起来了,还是偷摸的回了王家,这都不妨碍他们讹人。
有钱氏出面作证,王家必须给银子!
顾郎中不是傻子,压根就不理他这话,自顾自的背着药箱走了。
顾老锣也不敢上去拦他,怕万一惹急了顾郎中,当众将实情叫嚷出来,那这事可就露馅了。
顾老锣有四个儿子,三个娶了媳妇,一个还没娶。
三个儿媳妇死了俩,如今只剩下一个。
家里需要人看家,几个两三岁的孩子连棉衣都没有,日夜都挤在床上,裹着单薄的被子互相取暖。
这种情况也没法带他们去。
顾老锣与金氏商议一番,决定他们老两口带着四个儿子去王家。
大儿媳郭氏留在家里看家、看孩子。
事情商议好,顾老锣便出去满村子借牛车。
无奈家穷人品又不好,顾老锣问了一圈,村里那几家有牛的人家都不肯借。
回到家的顾老锣,脸阴的能滴水。
金氏给他出了主意,让他去三叔公家借。
“顾连山与他妹子不合,若是知道他妹子惹出了事,一定乐意借给咱们!”
这话提醒了顾老锣,觉得这主意可行,又急忙出了屋,往三叔公家走去。
这会子,抬棺的顾连山已经回来了。
关家是个讲究人,封了土后,宴请了抬棺的人,还有几家主动过来帮忙的,族长族老那边也请了,席间又说了几句软话,勉强将顾族的面子又给抬了起来。
散席时,关家将多出来的饭菜送给抬棺的人,让他们全带走,一点没给蒋氏母子三人留。
丧事办了,这席面也吃了,关家人虽说依旧伤心的不行,但心里的火气却是散了。
一家子人说话做事和顺了不少,让村里很多人都改变了一些看法。
关家走的时候,有不少人还去送了送。
顾连山没去送,他揣着关家给的一只热气腾腾的鸡腿,脚步急切的往家走,一心想着赶紧将鸡腿送回去,让闺女趁热吃。
为此,他连老爷子都给抛在了身后。
“瞧把他急的!”顾族长跟三叔公一前一后的走着,瞪着顾连山的背影,很是瞧不上他那副德性。
三叔公笑了起来:“他就是欢喜闺女,但凡有点好东西便一心想着棠丫头,平安那小子他都不问的。”
这话是事实,顾族长也认同这话:“确实是欢喜闺女。就拿他那大闺女梅丫头来说,那般不得他的心,就那也没见梅丫头做过事。家里活计不是连山自个儿做了,便是使唤儿子做,极少会让闺女做。”
三叔公顿了顿,往身后瞥去,后面已经没人了,这会子,路上只剩他们俩。
三叔公问道:“今儿是怎么了?怎么提起了梅丫头?”
见三叔公懂了他的暗示,顾族长停下脚步,回头跟三叔公说了一件事。
“前两日,家中来了个亲戚借粮食,我那亲戚是朱家庄的,说在他们村里有个叫朱有寿的病秧子,家中住了一个姑表妹。
那姑表妹与朱有寿订了亲,说是马上要成婚,可不知为何,这婚事却是一推再推,如今都进了腊月,俩人还是没办亲事。
原本这也没什么,可前不久有人发现,朱有寿那姑表妹的肚子鼓了起来。村里人如今都在说那姑表妹未婚先孕,都在打听她是哪个村的姑娘……”
说到这,顾族长停了下来,看了眼脸色漆黑的三叔公,叹了一声气。
“你回去好好跟连山说说这事,千万别声张,赶紧去朱家一趟,要么让朱家把人娶了,要么就把人悄摸的带走。
找个远地方的郎中看看,若是能安稳的将…胎落下来,待养好了身子,给她找个不嫌弃这事的鳏夫,把人远远地嫁了。”
三叔公缓了缓心中的火气:“我这就回去跟他说这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带着签到系统穿古代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带着签到系统穿古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