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侯又叫吕蒙继该收取末卢。末卢的头目小岛信川得知对马壹歧的情况后,立刻率众投降,并且筹备了一些粮食果品捞军,才打发走了他们眼中的这些煞神!
吕蒙与魏延又进攻奴国与狗奴国。吕蒙与魏延兵临奴国城下,奴国国王德川忠云惊恐万分。他深知汉军的厉害,又听闻之前诸多部落的遭遇,犹豫再三决定开城投降。
他先令头目山田一郎递交了投降文书,然后亲自捧着符印出城献降,献上国中珍宝无数。吕蒙和魏延接受了投降,按照桓侯的吩咐,留下部分士兵维持秩序并传播大汉文化。
随后二人继续进军狗奴国。狗奴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该国士兵生性剽悍,毫不畏惧汉军,势力非常强大。狗奴倭皇卑弥弓呼更是雄心勃勃,部下有东条机、千岛布一、永吉千赖和李德难等好战凶徒,所以他也想统一整个海岛。但势力较大的部落也还有三四十个,而与曹魏有个关联邪马台女王卑邪呼与他更是不对付。
但汉军一路征战过来士气高昂,魏延想出一计,让飞信军趁着夜色攀爬悬崖峭壁潜入城中,制造混乱。飞信军依计而行,成功搅乱城内局势。狗奴国城内大乱,汉军趁势攻城。狗奴国士兵虽奋力抵抗,但阵脚已乱。东条机、千岛布一等将领试图组织反击,然而飞信军神出鬼没,不断袭击他们的后方。
卑弥弓呼眼见形势危急,亲自披挂上阵。但魏延弯弓搭箭,看准时机一箭射中卑弥弓呼的肩膀,使其战斗力大减。
就在汉军即将破城之时,突然远方尘烟滚滚。原来是邪马台女王卑弥呼听闻汉军攻打狗奴国,料定狗奴国必败,她想借此机会削弱狗奴国,也派兵前来。
汉军一时有些警惕,不知来者何意。卑弥呼表明来意,愿助汉军一臂之力。早日平定这个海中之国。
桓侯权衡利弊后答应下来。两方联军共同夹击,狗奴国终于支撑不住,城池被破。
卑弥弓呼被擒,其他将领或死或降。桓侯让卑邪呼暂时统领该地,自己率领大军继续前行,探索这片岛屿更多未知之地,所到之处,一些弱小的势力无不望风而降。
桓侯带领大军离开了九州,渡过了旧马关海峡,(也叫作关门海峡)。进入了长门、周防地区。他分兵三路,吕蒙、丁奉、徐盛等人带水军沿海岸线向东游弋。蒋钦、潘璋、陈武等人带兵南渡濑户内海攻打伊予、赞歧。
先把海中的战事暂且放下,又表一下孝怀皇帝的内宫。后主孝怀皇帝的三宫是正宫敬哀皇后张小兰,东宫贤妃张碧莲和西宫贵妃司马文昭。帝王的后宫当然不止有三宫,还有六院以及一些妃嫔。
敬哀皇后姐妹也识大体,有乃母夏侯涓的遗风,他俩把内宫治理得井井有条。对其他的的妃嫔也是平易近人,司马文昭以下的后宫众人都很是敬服她俩。
当然也有惹不起的原因!谁叫人家有众长辈的支持,人家的兄弟三人都有重职,父亲又是专持兵柄的定国公张飞。
从大家礼送桓侯出征的那样景况就可以知道后宫的和谐。这日司马文昭来见了张小兰姐妹,说起了一些旧事。
原来司马懿自归顺大汉之后,因桓侯为媒将小女文昭配与孝怀皇帝,受封为骠骑将军、并加授太傅衔。他父子祖孙三人也想为大汉尽力,但桓侯基本上都没有调用他们。(他们祖孙父子三人是司马懿、儿子司马师和二儿子司马昭之子司马炎)。
当下文昭把父兄想为大汉立些功勋的事对敬哀皇后谈起之后,敬哀皇后后来对孝怀皇帝提起过。此刻的孝怀皇帝有子女十一人。七子四女。历史有记载的是二女,一嫁孔明之子诸葛瞻,一嫁关羽之孙关统。
嫁关羽之孙关统的那一个女儿正是司马文昭所生,所以司马懿与桓侯兄弟三人的私交也不错,张飞回府之时司马懿总是来了大帅府与张飞,庞士元豪饮。所以连关公都戏说他们三人就是蜀汉的三大酒鬼!
孝怀皇帝在第二天设朝时,司马懿岀班上奏,愿去辽东桓侯军中效力,顺便替天子看望远征的三军将士,孝怀皇帝征询了左右丞相的意见后,同意让他前去。于是司马懿父子带上亲随五百余名,出长安,奔青州,从东莱乘船到了新罗,拜访了新罗王。
新罗王新生会见了司马懿,知道他也是皇亲国戚,听他说明来意之后,立刻派了两只大船,将他们送到了扶桑,他们也是在九州一带靠岸。
再说司马懿父子找到了桓侯的大营,宣读了皇帝的旨意,将皇帝的奖赏物资清点交与了桓侯,并询问起战况。张飞营中主簿将情况告诉了他。
桓侯因圣旨有遣司马父子助战之意,于是令司马懿父子去统领陈武、潘璋的军队。他俩都是孝怀皇帝的岳丈,所以两人平常亦是兄弟相称。司马懿叫儿子司马师拜谢过张伯父之后,父子二人渡濑户内海往南边去了。其时司马懿小桓侯整整24岁!
司马懿父子在正史之中就是能力出众之人,所以在本书中表现也不差!他父子千里擒孟达,街亭大败马谡,要不是有桓侯的忽然出现改变了战局,他差一点就把诸葛亮的北征行动挽杀于摇篮之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