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兵部军令的王之臣,马上将宁远城内的满桂与何可刚等人召集了过来。
讲述完兵部军令,满桂当即要求亲自带队前往三岔河。
王之臣与之争吵一番后,最终还是拗不过执着的满桂,让其带着宁远城内一营骑兵前去锦州会合赵率教的两个千户所骑兵,一同前去攻打三岔河。
要是战事顺利,继续北上攻打海州、辽阳与沈阳。
满桂之所以如此积极,一是他个人喜欢带军冲锋,二是被曾经的下属曹文诏给刺激到了,第三个自然是兵部劫掠所得归个人所有的高赏格。
曹文诏在离开宁远前,还只是个小小的游击,现在不仅成了总兵,还被封了侯,这岂能让高傲的满桂服气。
此次率军进攻三岔河,要是能取得像样的大战胜利,是不是也能赚取个爵位?
立功心切的满桂快速集结一营骑兵,并随身带上十日干粮后,便风风火火地朝锦州奔去。
而宁远一下子之所以有如此多的骑兵,这还要感谢虎墩兔这个老铁送的大礼。
朱由校从察哈尔那得来的战马一部分武装勇卫营和京营外,其他的大多送去了宁远。
自从大明招降了察哈尔与蒙古右翼诸部,以及之前与喀喇沁诸部达成合作后,不能说从此不缺战马,但也是有了显着的变化。
至于大明初期的马政制度,随着人地矛盾的日益紧张,以及官僚体系的腐败堕落,早就无法为朝廷提供足够数量与质量的战马了。
面对这种已经无太大作用且无法改善现状的马政制度,朱由校干脆让兵部废除了原先的马户制度,军队所需战马由太仆寺统一集中驯养。
与此同时,朱由校也让御马监做回了它的本职差事,那就是驯养战马。
北直隶的人口虽然不少,但靠近蓟州镇的区域因战事频发,人口并不多,所以这些地方在原先已有马场的基础上,继续扩大了规模。
至于那几个天然优质养马场,河套、老哈河、大黑河、焉支山等地,现在不是在蒙古人手上,就是在偏远的大西北。
而在冀州镇扩大马场,一是这里一直就是京营与蓟州镇的养马地,二是距离京城与边关的距离都很近,三是人烟稀少。
满桂聚拢了锦州的骑兵后,一路朝东面的大凌河奔去。
路过大凌河堡的残垣断壁时,满桂还专门停下驻足了片刻。
他心中对于朝廷放弃修筑大凌河堡是有不小意见的。
虽然他不是辽西军阀的一员,但朝廷放弃修筑大凌河堡,意味着放弃了向辽东主动进攻的策略。
而这,也意味着他满桂在辽西将很难有什么大的作为,他从来没听过靠守城能守出不世之功的。
踏过冰封的大凌河后,满桂没有搭理北面的广宁,而是一路继续向东,目标直指三岔河。
虽然建奴在广宁驻有军队,但数量很少,而且因是偏师的原因,也没多少油水可捞。
更为重要的是,广宁城可是曾经的辽东两个镇城之一,城墙高大坚固,外加泼水成冰的气候,他所带的骑兵很难攻破坚城。
虽然满桂没有进犯北面的广宁,但广宁安排在锦州外围的哨探却早早就发现了满桂的大军。
而这,也是满桂为何放弃北进的重要原因之一。
渡过大凌河之后,满桂带着大军直接冲到了辽东建奴的第一站,即明军曾经在此大败过的西平堡。
西平堡虽然也是一座军堡,但城低人少,还是被明军铁骑轻易攻破。
再将里面的建奴屠戮一空,财物掠夺干净后,一把大火烧掉了里面所有能烧的建筑物。
除了进攻西平堡,满桂还分兵去进攻了附近的镇武堡、西兴堡与平阳桥堡。
虽然这些靠近大明的军堡没有被黄台吉抽调其中青壮,但也因数量太少,根本经受不住大明军队的强力一击,同样落得个人财两空的下场。
在西平堡附近耽搁了一点时间后,满桂带着大军转向南行,因为东面便是辽河套的沼泽地。
继续扫荡了沙岭驿、吴家坟、平山台与西宁堡后,满桂大军这才在西宁堡进行过夜。
前面就是三岔河地带了,满桂需要让大军进行休整一番,才好蓄足精力对三岔河一带的建奴执行朝廷要求的三光政策。
而当满桂带着大军在西宁堡休息的时候,三岔河的建奴飞快地将明军来寇的消息传到了海州城,而海州城的守将璇儿将消息飞速地传去了沈阳与盖州。
广宁那边,得知明军朝大凌河进军的建奴,除了将消息传回沈阳的同时,也将消息传去了正在攻打喀喇沁的黄台吉大军。
此外,他们也纠集了数量不多的骑兵,尾随在明军的身后。
在西宁堡枕戈待旦了一晚后,第二天天刚亮,满桂带着大军跨过东面不远处已经结冰的宽阔辽河,正式向辽河东面的建奴腹地进攻。
满桂心中十分明白,最迟明天,辽阳与沈阳及盖州的建奴援军便会过来夹击他们的军队。
所以,满桂必须要争分夺秒,赶在他们汇合之前尽可能多的破坏散落在三岔河的建奴各牛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