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微微一笑,显得胸有成竹:“女娲娘娘心怀苍生,慈悲为怀,虽平日闭关修行,但面对这等关乎天下安危的大事,想必不会袖手旁观。况且,此次我来,便是想与三位一同前去拜会女娲娘娘,共商大计。”
三圣皇相互对视一眼,伏羲与魔神打过交道,知道魔神的强大,自不忍天下生灵涂炭。
伏羲氏点头道:“老君所言极是,为了天下苍生,我等自当竭尽全力。既然如此,我等这便随老君前往女娲宫。”
于是,太上老君与三圣皇一同出了火云洞,各自施展神通,驾起祥云,朝着女娲宫飞去。
不多时,便来到了女娲宫前。女娲宫气势恢宏,庄严肃穆,五彩祥光环绕四周,尽显神圣庄严之气。
众人落下云头,老君亲自上前叩门。
宫门缓缓打开,侍女见是太上老君与三圣皇,急忙屈膝行礼迎接。
女娲娘娘身着五彩仙衣,衣袂飘飘,面容绝美,气质超凡脱俗,宛如九天仙子下凡,早已在宫中相候。
老君与三圣皇进入宫中,向女娲娘娘行礼。
女娲微微欠身还礼,声音轻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老君与三位兄长一同前来,可是为了世间之事?”
老君将魔神肆虐、圣人商议镇守四方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最后诚恳地说:“娘娘慈悲为怀,若是放任魔神肆虐,天下苍生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还望娘娘能出山,与三圣皇一同镇守东方,拯救万民于水火。”
女娲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我虽久居女娲宫,不问世事,但这魔神之祸,关乎天地存亡,我又怎能置身事外。既然老君与诸位如此信任,我自当竭尽全力。”
老君听罢,心中满是欣慰,再次向四位深施一礼:“如此,则天下苍生幸甚,东方大地有四位守护,定能固若金汤。那东方边境的安危,便郑重托付给四位了。”
女娲与三圣皇赶忙客气地还礼,伏羲目光坚毅,说道:“老君放心,守护世间本就是我等职责所在,我等定会全力以赴,不负所托。”
老君还约了元始天尊,当下拱手说道:“四位慢议,老道尚有要事在身,需与元始天尊商议北极防御之策,便先行告退了。”
言罢,老君转身,驾起祥云,朝着玄都洞而去,留下女娲与三圣皇,在女娲宫中继续商讨镇守东方的诸多事宜 。
老君走后,四人当下便开始商议御敌之策。
伏羲氏目光深邃,望向远方,似要穿透层层迷雾,洞察未来。
他微微皱眉,若有所思地说道:“我可凭借八卦推演之术,上观天象,下察地理,洞察魔神的一举一动,为众人提供精准预警,以便提前布局,做好应对准备。”
“同时,我将凝聚东方百姓的信仰之力,这股力量虽无形,却蕴含着无尽的生机与希望,我会将其化为一道坚不可摧的守护之光,时刻庇佑东方大地,让魔神难以进犯。”
轩辕氏听后,微微点头,旋即抽出腰间的轩辕剑。剑身寒光闪烁,似在诉说着往昔的赫赫战功。
他轻轻以手拭剑,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决绝与豪迈:“我这宝剑蒙尘已久,剑刃早已渴望饮血,看来如今又要为守护世间而大开杀戒了。只是,昔日手下兵将如今分散四地,急切之间难以召集齐全,我等有将而无兵,这可如何是好?”话语中满是焦急与无奈。
女娲娘娘轻启朱唇,声音柔和却充满力量:“人皇无需担心,你且往那边看!”言罢,她玉手轻轻一挥,只见虚空之中光芒闪烁,似有星辰汇聚,伴随着一阵轻微的嗡鸣声,一群奇异的兵将缓缓浮现。
但见数百兵将,全身甲胄,披挂整齐地出现在宫外空地。他们身姿挺拔,眼神坚毅,浑身散发着一股令人敬畏的气息,仿佛随时准备奔赴战场,与敌人殊死搏斗。
女娲踱步出宫外,面带欣赏地从众兵将面前缓缓走过,边走边道:“各位有所不知,我昔日造人之时,天地间灵气浓郁而狂暴,凶兽泛滥,为了维护天地秩序,我以斡旋造化之大神通从混沌中炼化出了一批士兵。”
“这其中,有四个人,我让他们在外面历练,现在他们正在佛教把守山门,正是被称为四大天王的魔家四将。”
这件事情,伏羲是知道的,神农和轩辕皆是一脸惊讶,他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这些年来,他们竟从未听闻过此事,如今得知魔家四将竟有这般来历,心中不禁暗暗惊叹女娲娘娘的神通广大。
昔日姜子牙领西歧数十万大军伐纣,被时任佳梦关总兵的魔家四将所阻长达半年之久,进退两难。幸亏杨戬和黄天化下山,这才破了四人之术。没想到,竟然只是女娲娘娘所捏的四个士兵。
女娲娘娘转身望向轩辕氏,目光中满是信任与期许:“现在,我还剩四百九十六名士兵,为了天下苍生,我把他们全部交给你了。”
然后,娘娘又走到一位站在前列的身形高大壮硕,浑身肌肉如岩石般隆起,皮肤呈现出赤铜之色,散发着炽热温度的壮汉前,介绍道:“这位是天罡卫统领炎风,其手握着炎焰长枪,这火焰并非凡火,而是蕴含着太阳真火的精粹,一旦挥动,便能在瞬间将大片区域化为火海,灼烧一切来犯之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封神后传之佛道之争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封神后传之佛道之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