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清鸢即位后,改国号为承平。
承平二年,春日的演武场黄沙漫卷,三百名武举考生分列十队,正在接受骑射考核。
楚清鸢端坐高台,一袭月白龙纹常服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她手中把玩着一枚铜制箭簇——这是今早工部新研制的箭簇,比以前的更加锋利,穿透力也更强。
等武举结束后,她还要去工部查看一番。
"陛下,今日为首届武举。"兵部尚书陈栋躬身禀报,"今次寒门考生占了七成。"
“剩下的三成呢?”
“回禀陛下,剩下的三成,大多是世家边缘的家族。”陈栋低眸回话,自从陛下下令开设武举以来,世家大族就处处给陛下使绊子,朝堂上更是经常说些大逆不道之言。
可他身为陛下培植的心腹,自然清楚陛下一时的忍让背后,究竟蕴藏着怎么的决心——陛下是打算从武举切入,一步步彻底削弱世家权势!
“无事,不参加,是他们的损失。”并不是每一个世家子弟都是沈沉知,既拥有天赋,又能上战场。
那些只懂贪图享乐的世家子,她还不想收呢!
楚清鸢的目光扫过场中那个锦衣华服的少年,见他三箭皆脱靶,唇角勾起冷笑,还真是不辜负她的“期望”呢!
突然,场中突然传来喝彩,只见一布衣少年纵马如飞,连发十箭皆中靶心,最后一箭竟穿透三寸厚的木靶。
"此子何人?"
"回陛下,似乎是北境来的。"
北境?楚清鸢心下一暖。
“能力如何?”
“各个科目皆是上等,是今年武举的佼佼者。”陈栋欣赏地说道。
“好!”
楚清鸢起身,对着陈栋说道:“孤还要去工部一趟,把各个应试子弟的各科表现记录下来,交给孤。”
陈栋拱手称是。
“恭送陛下!”
楚清鸢摆摆手,往工部走去。
工部匠院深处,蒸汽轰鸣如雷,工匠们见到楚清鸢到来,已经习以为常,依旧各自忙碌着。
她挽起广袖,亲自调试着新式织机的齿轮,汗水顺着下颌滴在衣袍上,洇出一块深色的渍迹。
四周的工匠屏息凝神,看着这位不按常理出牌的女帝。
"传动轴再加两个齿扣。"她沾着煤灰的手指在图纸上划过,"水车动力改为双轮联动,效率可增三倍。"
首席匠师胡大成闻言,眸子一亮,突然惊呼:"陛下天工之才!这等机关,老朽钻研了许久都未曾想到如陛下一般好的解决方案!"他这话,不是吹捧,而是真正地佩服楚清鸢的能力。
"胡师傅谬赞了。"楚清鸢拍了拍这位满手老茧的匠人,"孤不过是拾前人牙慧,这里的新式织机,还得麻烦胡师傅带着众匠人做进一步的调试。"
她坐在龙椅上,事繁多,不可能一直参与这些研究。
“臣等定然不会辜负殿下的嘱托。”
楚清鸢满意地点了点头,又去看了其他军械制造的匠坊。
等她回到瑶光阁的时候,天色早就黑了。
因为她的习惯,瑶光阁还是她的寝宫,里面的摆设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不过换了更大的案桌,案桌上面摆满了奏折。
看到那堆积成山的奏折,她就心累——忙了一天,还有这么多的奏折要批,真是累煞她也!
果然,当皇帝真就不是人干的活!
“陛下,陈大人送来了此次武举最后参加殿试的名单,请您先过目。”慕情从门口进来,手中端着一碗参汤。
“孤知道了。”楚清鸢叹了一口气,只好自认倒霉坐回案桌前,拿起了陈栋呈上来的名单。
“陛下,记得喝参汤。”慕情将手中的参汤端到桌上,提醒着楚清鸢。
“好。”她一手拿着名单,一手将勺子放在盘子里后,端起碗一饮而尽。
卯时,瑶光阁寝宫外,传来了慕情的声音。
“陛下,今日是武举殿试,几位考生和考官已经入了宫。”
楚清鸢艰难地睁开眼睛,整个人浑身乏力,昨夜她寅时才躺下,离现在只过了不过一个时辰。
“好——孤起来了。”她调整了一下呼吸,朝门外说道:“你让人进来吧。”
她的话音刚落,宫人们鱼贯而入,为楚清鸢梳理发髻,穿戴复杂的龙袍。
“陛下,诸位考生和大臣都已经等在了太和殿。”慕情帮楚清鸢弄好袍子上的最后一丝褶皱后,说道。
“起驾。”
屋外天色渐亮,楚清鸢身上白金色的龙袍衬得她更加华贵。
“陛下驾到——”
楚清鸢缓缓坐在龙椅上,下首传来臣子的高喝。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谢陛下。”
楚清鸢恢复了素日里的沉静,整个人看上去深不可测。
“今日,是大虞第一场武举殿试,孤亲自考校诸位考生,请众卿旁观。”
太和殿内,十名武举考生分列玉阶两侧。
左首三人为官宦子弟,右首七人为寒门考生,泾渭分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横空出世的娇帝君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横空出世的娇帝君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