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被断,粮草缺乏,全军被围,在消灭了自己的海量脑细胞之后,葛怀敏终于承认自己的智商无法解决当下的困局,于是他被迫在这晚的丑时(凌晨一点到两点之间)下令把众将都召集到了自己的帅营,然后一起商量接下来到底该怎么办,众人一顿吵吵闹闹之后决定让全军结阵而行奔往镇戎军城。这看上去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毕竟定川寨与镇戎军就离得不远,正常情况下宋军此时出发就可以在次日抵达目的地,可有人坚决反对去往镇戎军,这人就是之前屡次向葛怀敏提出正确意见但却都被其否决的泾原路都监赵珣。
赵珣认为李元昊肯定也会料到宋军会去往镇戎军,所以他定然会在险要地段和路口有所部署,到时候宋军就会陷入前路被截后路被断的绝地,如此宋军必然全军覆没。为此,赵珣建议宋军南下前往笼竿城驻扎,那里不但沿途没什么绝险之地,而且还靠近泾原路的大本营渭州,大军到了那里不但方便后勤补给,而且还可以直接为渭州充当防卫屏障。不过,相比镇戎军,笼竿城的缺点就是宋军要多走一段路。
结果是什么?赵珣的这个建议被帅营中的所有人集体反对,而葛怀敏选择了尊重民意。葛怀敏随即下令让全军做好准备,他要在天亮之时率领大家伙儿一起向镇戎军突围。
请注意,葛怀敏不是要带大家出去打仗拼命,而是去镇戎军寻找安全感,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全军将士心里的恐慌情绪。葛怀敏命曹英和赵珣为大军先锋,刘贺与许思纯分为左右翼,其他将领率军殿后,而他则负责统领中军。葛怀敏特意强调了一点,全军行动务必要听从他的鼓声,只有鼓声响起时才可行军。
五六万人的大军呈战斗队形结阵而行,葛怀敏这样的安排看起来确实还有点名将的风范,当年还是个小小少年的王德用就是用这一招让李继迁的骑兵对返程的宋军是无可奈何。然而,同样的事到了葛怀敏这里就完全变了样。
这天卯时刚过,也就是早上五点过的样子,匆忙穿上盔甲的葛怀敏带着自己的儿子葛宗晟和少数亲兵来到了前军大营,然后他把军中所有的高级将领都叫了过来。
他这是要干什么?哼哼,说出来绝对让人瞠目结舌,他要带着所有的统兵将领会同前军一起逃跑!对,是逃跑,而且只带上前军,中军和后军都被他给抛弃了,因为他不打算下令鸣鼓。
现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包括那些要跟葛怀敏一起出逃的将军们!
临阵逃跑这种事可不是葛怀敏的专利,战场上历来就不缺少懦夫,单说北宋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曹彬同志在雍熙北伐时就曾撇下全军独自逃生,而延州之战时的黄德和也曾带着自己的本部人马率先脱离战场。葛怀敏无疑是充分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他不是一个人跑,而是带着全军所有将领一起跑,而且他还要带着一万人跟他一起跑。
在葛怀敏想来,李元昊一定不会为难他,毕竟他才带走一万人,而定川寨里的数万宋军才是肥肉,只要李元昊脑子没有坏掉,那么他就跟定不会因小而失大。最后,就算李元昊把寨里的宋军都杀光了,可他却可以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铁血硬汉的形象:我们确实败了,可我们也杀了不少西夏人,而且我拼死血战还把所有的统兵将领们都带回来了,另外我还从战场上带回来一万名士兵,我们都是拼死突围才杀出来的,就算我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这世间卑鄙无耻的人不是没有,可像葛怀敏这样无耻的人确实少见,这样做就算你活下来了,可你的良心何安?你就不怕你自己或是后世子孙会遭报应吗?
报应?葛怀敏这时候哪会考虑这些,他跨上马就要准备开溜,可这时候有人却站出来拽住了他的马头。
谁啊?谁这么大胆?其实这就是他的一个为他牵马执蹬的普通亲兵,他的这些亲兵也是直到现在才知道身为全军主帅的葛怀敏竟然要舍弃全军主力而逃。
“将军,鼓还没响呢,而且我们的粮食还没有装载完毕,我们还不能走!”
这句话其实说得是相当委婉,可以说是给足了葛怀敏面子,只要他还有点廉耻之心就知道该怎么做。果然,葛怀敏很上道地没有强行开溜,他假模假样地命令手下的参将郭京前去查看各军的粮草是否已经装载完毕,然后尽快回来给他回话。
郭京刚走才不一会儿,葛怀敏却已经如是过了三秋,他再也不想装了,于是他再次翻身上马准备出寨。前军里的一群士兵再次拦住了他,可这一回葛怀敏决定彻底不要这张老脸了,他先是一阵呵斥,但士兵们仍然不肯让路,终于他挥剑砍向了自己的士兵。
葛怀敏这一走,宋军的其他将领也都跟着他一道出了城,继而整个前军共九千四百多人相继出城。但是,直到这时候宋军的中军和后军都还在傻乎乎地等待着那一阵出城的鼓响。
葛怀敏带着前军出了定川寨以后,他们向着东南方向快速行进了大约两里地,然后他们突然来了一个紧急刹车,因为在他们身前是一条既宽又深的超级大壕沟!有多大呢?这道壕沟深六丈宽七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北宋帝国兴亡史》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北宋帝国兴亡史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北宋帝国兴亡史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