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三思啊!” 惠妃突然抬头,眼中闪着狡黠的光,指尖若有若无地划过皇帝手背,掐着他因焦躁而暴起的青筋。她倾身向前,云鬓扫过皇帝耳畔,口中吐出的气息带着龙涎香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药味,将精心谋划的毒计化作耳语送入君心:“陛下何不借北燕之手除了汝阳王?只需下道密旨断他粮草,再明发‘就地筹饷’的旨意 —— 他若向西域百姓征粮便是苛政,必失民心;若不筹粮则大军哗变,横竖都是死局。届时陛下再以‘平叛’之名出兵,既能除了心腹大患,又可将西域兵权收归中央,岂不两全?”
皇帝紧绷的面容逐渐松弛,原本攥紧镇纸的指节松开,忽而抚掌大笑,震得龙椅上的鎏金蟠龙纹案几都在轻颤:“好!好个借刀杀人!还是爱妃疼朕,不像那些老匹夫只会拿‘忠君爱国’来堵朕的嘴!” 他伸手捏起惠妃下颌,指腹擦过她染着丹蔻的唇角,却在触及她肌肤时感到一丝冰凉 —— 那是常年接触丹炉药粉留下的寒气。
惠妃顺势倒入皇帝怀中,纤长手指解开他衣襟的盘扣,露出锁骨处因长期服用丹药而泛起的青黑色斑痕。“陛下为国事操劳,龙体可还吃得消?” 她的指尖划过那些斑痕,触感如同烫过的蜡油,“臣妾今日得了件宝物。” 说罢转身取出描金檀木匣,匣内丝绒衬底上躺着一枚浑圆丹药,表面流转着诡异的青金色光晕,凑近便能闻到硫磺混着生人血的怪味,“这是国师闭关七七四十九日炼成的‘九转续命丹’,采天山雪线百年雪莲、深海鲛人泪,又以三十六名处子经血为引,说是能让陛下洗髓易筋,寿与天齐呢。”
皇帝盯着丹药,瞳孔因燥热而微微收缩。近来他常觉心悸如鼓,夜里总要靠在惠妃怀中才能入眠,双腿虚浮得连从龙椅走到暖阁都需太监搀扶,指尖却仍因丹药毒性而止不住地颤抖。“朕近日胸闷气短,昨夜还梦见太后指着朕的鼻子骂…… 这丹药…… 当真有效?”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像个溺水者抓住最后一根稻草。
“陛下放心!” 惠妃截断他的话,玉手托着鎏金药盏,丹丸在温酒中缓缓沉浮,酒液因丹毒而泛起细微的气泡,“国师昨夜观星象,说陛下乃紫微星转世,只是被汝阳王那煞星冲了运道。这丹丸专克邪祟,服下后定能神清气爽。” 她半跪在地,樱唇轻启含住丹丸,俯身渡入皇帝口中,温热的气息裹挟着腥甜药香,让皇帝混沌的意识愈发迷离。
丹药入喉的瞬间,皇帝忽觉一股滚烫的热流从丹田直冲头顶,眼前炸开无数金红光点。他猛地推开惠妃,扶着桌案剧烈干呕起来,却只吐出几口暗红血沫,其中还夹杂着未融化的丹砂颗粒。“陛下?” 惠妃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换上柔媚笑容,伸手想去扶他,“这是丹药在驱邪呢!您看,吐出的都是体内浊气……”
“滚!” 皇帝甩开她的手,撑着案几勉强站稳,却见自己吐出的血沫在金砖上蜿蜒成诡异的纹路,像极了西域密报上描绘的叛军图腾。他突然想起幼时太傅讲过的故事 —— 商纣王因信妖妃之言,最终落得国破家亡。这个念头让他打了个寒噤,却很快被丹药带来的燥热压下。
次日卯时,钟鼓齐鸣。皇帝身着十二章纹龙袍,由两名太监左右搀扶着走上丹陛,冕旒剧烈晃动,撞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当御史大夫王诚出列,捧着《禁毁丹炉疏》弹劾国师 “以铅汞惑主,以邪术乱政” 时,他猛地拍案而起,震得御案上的玉玺都滑出寸许,嘶哑的怒吼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大胆!国师乃天赐祥瑞,岂容你这老匹夫诋毁?来人,将这狂徒拖下去杖毙!”
“陛下息怒!” 礼部尚书李东阳扑跪在地,花白胡须扫过冰凉的金砖,额头磕在砖缝间渗出鲜血,“王大人虽言辞过激,但炼丹之事关乎圣体安康!昔年汉武帝信李少君,最终悔悟下《轮台罪己诏》;唐宪宗服金丹暴毙,致朝政动荡 —— 这些前车之鉴,陛下不可不察啊!” 他抬头时,见皇帝面色潮红如醉,唇角还残留着昨夜的血痕,“臣等恳请陛下,暂罢丹炉,清退方士,召太医诊治龙体!”
“够了!” 皇帝剧烈咳嗽起来,指缝间渗出的血珠滴在明黄圣旨上,晕开狰狞的红。他盯着李东阳,突然想起此人是汝阳王的旧部,眼中立刻燃起猜忌的怒火,“你们都和汝阳王勾结好了是不是?看朕身体不适,就想逼朕退位?” 他的声音越来越高,带着丹药引发的幻听,“朕服用丹药后耳聪目明,力大如牛,昨晚还能举鼎…… 尔等竟敢质疑!”
退朝后,皇帝宣国师入御书房。鹤发童颜的道人手持龟甲罗盘,罗盘上的铜针疯狂旋转,最终死死指向坤宁宫方向。“陛下可知,紫微星旁现扫把星,此乃大凶之兆!” 他突然撩起道袍,露出小腿上因炼丹中毒而生的溃烂疮疤,脓血顺着裤脚滴在地毯上,“皇后所居之地阴气郁结,正是克损陛下龙体的根源!唯有尽快立皇后嫡子为太子,以储君阳刚之气镇压邪祟,方可保江山永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西宫恨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西宫恨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