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找了李德军,果然有没卖掉的医书,顺便分了点红利,正好,这是好兆头,种子钱啊!
回到福利房,把书一放,道:“走,开张了!”
小翠道:“这就开张了?你一页纸都没看!”
林海道:“晚上看!”
小翠道:“去哪里?”
“当然是去找狗子!”
提了一篮子竹碗,带了小翠秀儿出门,沿路买了一袋大米,几斤枣子,几斤良姜,到了徐士其汤饼店,把米一放,道:“好沉,早知道不把一只眼放回净慧寺了。”
小翠道:“不放回去你拿什么喂它?”
徐士其道:“二哥,你怎么来了?”
林海道:“茶开始卖没有?”
徐士其道:“在卖,人都嫌贵!”
林海看他店里有些人吃面,道:“几个炉子,还有多少汤饼要卖?”
徐士其道:“快完了的。”
林海道:“还有汤罐没有?”
徐士其道:“有,这罐子那有好几个!”
林海道:“哪里有磨?你把这米拿去磨了,这里我看着!你这里怎么还没修整?请人唱戏没有?”
徐士其道:“没钱啊!”背了米走了。
林海对小翠和秀儿道:“你们把这枣核取了,和这姜一起切碎,越细越好!”
林海把竹碗略洗一洗,又找了一个罐子仔细擦洗干净,在缸里舀些清水,那徐士其就回来了。
林海道:“怎么这么快?”
徐士其道:“我怕二哥等,只磨了一点送过来,其余的这就回去接着磨!”
林海道:“机灵,有前途!”把磨好的米粉和切碎的红枣良姜放罐子里一起煮,一会儿水就沸腾了,林海见有些清淡,又加了米粉,看看粘稠得当,大叫:“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看一看,瞧一瞧,这是一把神奇药,喝一口,不长苞,喝两口,肿全消,喝三口,气顺了,……能治风湿病,能治经不调……哎,这位,你要来一碗我的神奇汤药?”
一个瘦弱流着鼻涕衣服破烂的男子道:“多少钱一碗?”
小翠看了觉得恶心,本来听林海说得有趣,从里间跑出来,见了这男子又跑回里间去了。
林海却不管那么多,道:“两文!”
“这么便宜?还能治病?”
“当然!”
“来一碗试试!”
林海收了两文钱,舀了一竹碗汤药,那男子开始抿了一口,又喝了一大口,道“啊……舒坦,我汗毛都开了!”
又甜,又辣,身子又热,不觉得饿了,一口气喝完,道:“我再去讨钱来喝!”
里间小翠对秀儿道:“你去看看卖得怎么样?”
秀儿走到门口一看,道:“没人!”
林海道:“哪有那么快?有好远呢!看一看,瞧一瞧……”
又零星卖了几碗,远远的看见浅红丘氏和曹秋带了人过来,心下大喜:“该做场子了!”
不料她们还没过来,斜刺里跑出一群乞丐码头工,一人大叫:“就是这里,我喝一碗他的药一发汗,鼻子就通气了,只要两文钱!”正是第一个来喝“药”的,那群人立刻围着林海的炉子,一人一碗。
林海大叫:“看一看瞧一瞧……”
浅红带了几个女子过来也“买药”吃。
乞丐码头工走了又过来几个女子,这次没有围着,而是排队。
一个老头子问排最后的姑娘:“你们这是做什么?”
那姑娘自然说是汤药,是某某道长传下来的,能治什么什么病,正说着就到老头子了,那女子道:“老丈也来一碗试试!”
老大爷就来一碗,反正只要两文钱。
不停有人问停有人排队,队伍越排越长,最后女子都没人了,队伍还老长。
女子都绕一圈到这卖汤药里间蹲马桶撒尿去了。
下午乞丐码头工又来了,晚上又来了,最后“药”都没有了,主要是枣子良姜不够,一天下来,纯赚十几贯钱啊!
当然女囚没工资没餐补,都喝“药”了。
第二日是两个炉子煨药,天越冷,人越多!
七八天林海就租了一个铺子,简单做了一个匾额:林氏成药铺!
药铺没郎中坐诊,有人买药,林海直接问什么病,那人一说林海直接拿一提药给他,然后告诉他怎么熬煮。
经常有女子在那里排队买药,自然有人问排队买什么,女子说自己哪里病了,这里直接买药吃就行,小病不用看郎中,女子说头痛问的人也说自己有头痛,女子说那买一副药试试,不贵,还没坐诊费用,如是问的人买一堆药回去。
心理暗示的作用从古至今都这样,后世人的那种三株口服液的营销手段,我还没用全力呢,这个药方林海前世在网上看到的,最便宜,原料最好搞。
前世林海母亲总是焦虑林海没结婚,心脏不舒服,又搞什么红枣熬红糖糕,用鸡蛋花冲泡着喝,这种冲饮剂很多。
林海卖书时还买过《茶饮治病》之类的,多少记住一些,加点网红式的营销手段,不火才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坐断满江红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坐断满江红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