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琰嘴角一撇彻底放开:“没打算瞒你也瞒不住,不是故意挖你墙角,是因为你这个人魅力不够。”
曹操心里憋气,嘴上却一点不受屈:“有他辅佐你对老夫更有利,我是不放心你,榆木脑袋尽遭人算计。”
“你多优秀啊,忙活一辈子到头来还是给高门做嫁衣。”刘琰不甘示弱反辱相稽。
“这话说的好像你是个受委屈的寒门一样。”曹操说完抬手一招,朱铄捧着蜀锦双歧履毕恭毕敬爬过来:“大王别来无恙。”
眼前是一双皇后等级的双歧履,弘农夫人和刘琰平时都穿,区别在于弘农夫人偷偷摸摸过干瘾,刘琰则肆无忌惮僭越生怕天下不知道。这次刘琰没搭理,默默拿出木屐登在脚上,普通的桑木鞋底搭配红绳,就是件再平常不过的木屐,只不过没有屐齿显然是一双半成品。
毡房众人反应各异,朱铄茫然不解,刘勋神情讶异,曹操震惊之余讲话意味深长:“以前没留意,敝履跂足别有风情。”
刘琰语气恢复平淡:“你心真大,刚才不是让我考虑对谁有利吗?别的没琢磨出来,反正得利最大的就是我。”
刘勋表情不屑:“你心才叫真大,雍州段煨做主,朔方单于说了算,内地也有国相,你一个闲散国王有啥利可言?”
和过去一样,刘琰在老熟人面前从不客气:“你个呆鹅懂个甚,单于想继承王位得看老娘心情。段煨内部的矛盾我比你了解,没我帮衬他站不稳脚跟。”
“够了。”曹操似乎不想在这件事上透露太多,挥手让众人出去。
只剩两人曹操没了顾及,审视一番“宫殿”仔细选一干净处坐下:“徐元直给你出了什么谋划?让老夫猜猜,首先要保障你不会死。单独有唐家的破旗不够,加上匈奴和幽州的骑兵还是少些把握。”
曹操面色越发冷峻,似乎极不情愿承认:“他在赌,赌老夫不忍。你有太多选择,徐元直却偏偏挑最烂的一步棋给你走,如此不智所以老夫不在意他追随你。第二点他又判断错误,老夫不会带你走,无他,麻烦耳。”
曹操讲的认真,刘琰回答的更认真:“是你错了,徐元直预料到你不会带我回去。然而现在形势变了,留下我你会后悔,你比谁都清楚我做梁王后果多严重。”
刘琰突然拔高声调,真想把心掏出来给他看看:“我现在改变主意,我不能继承王位,你发一道明令我就能名正言顺做九卿,我能帮你,我说的是真话!”
曹操也想把心掏出来给刘琰看:“老夫不敢信,更不能冒险!”
这句话不单说给刘琰听,也是说给曹操自己,人们只看到身处顶点光芒万丈,却不知道背后是多少苦楚和无奈。
不是刘琰说的那样简单,过去一道明令能解决问题,现在这道明令根本不能下。赤壁失败曹操没有其他选择,别管真假他都必须是大汉忠臣,活着是死后更是。曹操祭拜袁绍又善待袁氏家眷,这本身就是替袁家洗白,袁曹之间的事就算翻篇。
现在为止刘琰并没公开反曹,那么你一个大汉忠臣凭什么不让刘琰当国王?不让人家当国王已经不占理,还给个九卿留在中央更说不过去。
再说刘琰回中央捣乱怎么办?曹操冒着失去大义名分的风险在身边培植一个烫手山芋,政治处境会异常艰难。现在的刘琰既不能杀也不能带走,马上就要继承王位,这个节骨眼她必须活着等候现任梁王到来。
圣旨里没要求继位地点,这代表宗正寺默认梁王自己做主,人家跑到南匈奴地盘上搞继位仪式曹操只能干瞪眼。刘琰身边不缺忠臣良将,他们不会允许刘琰返回内地,今后不管刘琰怎么作妖都没机会杀。
明知道是一颗炸雷还是得留在外面,有机会就处理,不能处理也不会殃及自身,这是眼下唯一的选择。
还有一点曹操没敢说出口,先不说幽州来朔方帮忙有什么目的,单说刘琰有个三长两短刘靖肯定发疯,最大的受益人就属刘珪。幽州和朔方有共同的仇恨,自然而然能联合成一家,别指望他俩顾及内部阻力,两个疯子有充足借口名正言顺屠杀异己。
北方游牧民族有整合的契机,很快会冒出个南匈奴和幽州的联合势力,关键这个势力还和曹操有深仇大恨。当前内战还没打完,北方又陷入没完没了的战乱,等待曹操的是不可收拾的混乱局面。
沉默许久还是曹操开口:“决战取胜并不意味着成功,关中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全平定。老夫终要返回中央,不管妙才还是元让谁留下你的路都宽了,你要做的就是等待机会。”
话说开也没必要隐瞒,刘琰点点头:“关中太复杂,两位哥哥都理不顺,出兵打陇西就是我的机会。”
曹操坦然一笑:“先打河东还是先占据长安?”
刘琰没跟着对手的思路来:“我打哪里你都不会管。”
“你确定?”
“只要曹家统帅活着,你就不会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末小人物》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汉末小人物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汉末小人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