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猛也是冀州本地人,擅长冲阵脾气暴躁打起来就拼命,本乡本土都在拥护袁尚,明知道分裂不好,可就是迈不出劝阻这一步。
吕旷兄弟始终低着头,不说同意也不反对,最后还是高蕃开口了:“不至于吧。”
刘琰手指频繁敲打桌面,声音逐渐尖利:“现在是不至于,发展下去谁敢保证?”
郭援拱手开口:“主公遗言,我等要奉显甫为主,战时方可听任青州指挥,逄护军也是这个意思。”
话说得很委婉,可都听出来话外的意思,五校归属袁尚,是将来击败曹操后,袁尚继承大将军的军事基础。
现在事急从权,打仗时临时听命于袁谭可以,跟袁熙结盟不行,换句话说,他们是袁尚的军队,军权在逄纪身上,两人借给谁他们就听谁指挥。
不借他们就只听袁尚和逄纪的,至于怎样应付兄弟争斗,是劝阻是旁观都归逄纪决断,郭援讲完得到了孟岱和其余几个人的一致附和。
刘琰眼睛一瞪:“那你们还来干啥?”
高蕃干咳一声解释:“若我等于您麾下,当奉马首,此为先主遗命。”
刘琰嘴角轻抽,现在明白了,这几个人是来通知的,自己和袁谭一样有权利指挥五校,前提是逄纪或是袁尚肯借。
怪不得逄纪不来,他是怕刘琰有什么过分的计划,不同意会撕破脸因此不敢来,别说,这个孤臣还真让他给做到了。
谈不拢就不谈了,不留吃饭全都撵走,刘琰坐在小黑屋里独自生闷气,不多时,史路拉开门送进来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淇园的一百多匹军马到了。
刘琰没心思管这个,放在一边开口发牢骚:“烧马呀,想干点事咋这么难呢?”
现在史路是度辽将军参军事,“烧马”是他的诨号,刘琰抓住当年的插曲就不放,搞的满城皆知刘度辽有个烧马参军。
史路也习惯了,笑了笑开口回答:“当和事佬儿也得具备那个实力。”
走路要两条腿,办事要两手抓,打铁还需自身硬,腰里有钱底气足,不用再多说什么,刘琰明白手里没军队干啥啥不行。
袁熙就是个挂名的幽州刺史,他主动要这样做谁劝都不好使,因此他很少离开邺城,军政大权委托给别驾韩珩打理。
实控地区说是幽南二郡,赋税几何兵力情况袁熙只知道个大概,刘琰也没指望能问出所以然来,让王度跑一趟,把韩珩叫来当面商量。
袁熙就跟没他事一样,白天带着泰山环出城游玩,好在这个人算有眼力价儿,晚上回来能说两句好听的。
估计韩珩差不多半个月能到邺城,这都过了好些天却不见人来,白日袁熙两人都不在,就剩刘琰孤独坐在院中枯等。
喜欢汉末小人物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汉末小人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