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诸公虽然早已经有不少人差不多算出,陈平安主导的这次田地赋税改革,能有多少收获,但真正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众人还是忍不住议论纷纷。
虽然这些钱不归文官集团们管,但大家也都很高兴,毕竟当今圣上也是一个很大方的的主,皇帝有钱了,也就相当于是朝廷有钱了。
陈平安:“很好,国家不是不强,也不是不富,只是有那么一撮人,总是想着多吃多占。”
“好日子大家不是不可以过,但大家不能吃的太撑。”
“农民起义是怎么来的?还不就是因为有人吃的太多,导致大批普通百姓吃不上饭了?”
“鞑子是怎么发展起来的?还不是因为有人吃的太多,导致连士卒的军饷都发不出来,军饷都发不出来的军队,能有什么战斗力?”
“接连败仗之下,鞑子不就逐渐成了祸患了吗?”
陈平安目光冷峻地扫视着朝堂,声音愈发激昂,在大殿中久久回荡:“朕登基以来,夙兴夜寐,只为龙国百姓能安居乐业,可那些硕鼠却罔顾国法,肆意敛财,将国家根基侵蚀得千疮百孔!”
百官们纷纷低头,无人敢直视皇帝那锐利如鹰隼的目光,殿内弥漫着压抑的气息。
“不过,这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式,大家都把该交的罚款交了,态度都摆出来了。”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嘛!”
“既然认了罚,那么以前的事情,就都让他过去吧,咱们全部揭过。”
“龙国的繁荣,需要百姓,同样也需要士绅,需要诸位爱卿。”
“诸位爱卿可愿与朕携手,共创一个超越大唐盛世,更加繁荣昌盛的龙国新时代?”
陈平安话音刚落,大殿内气氛瞬间一片热烈,礼部尚书徐阶“扑通”一声跪地,声泪俱下地说道:“陛下宽宏大量,臣等粉身碎骨难报圣恩!愿肝脑涂地,为陛下效犬马之劳,共创龙国盛世!”
说罢,重重地磕了个响头,额头触地,久久未起。
陈平安既然在朝会上说揭过了,那就是揭过了。
虽然这次陈平安这个皇帝,一刀子挥下来,是真的狠。
全国的士绅阶层,在陈平安的一刀之下,绝对是元气大伤了的。
但能换来陈平安的一句揭过,一切都值了。
一时间,百官纷纷效仿,“哗啦啦”跪倒一片,此起彼伏的表态声在太和殿中回响。
“臣等愿追随陛下,共铸辉煌!”
“誓死不负陛下期望!”
.......
众人表决心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气势磅礴。
陈平安看着跪地的百官,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语气也缓和了许多:“众爱卿平身,有你们的支持,龙国何愁不兴。”
待百官起身站定,陈平安神色庄重,目光如炬,缓缓开口:“如今,国库殷实充裕,正是我龙国大展宏图、迈向昌盛的绝佳时机。”
言罢,他目光径直看向内阁首辅卢象升,高声道:“内阁首辅卢象升听令!”
“臣在!”卢象升反应迅速,立刻大步出列,双膝跪地,身姿笔挺,神色专注地等待皇帝下令。
陈平安条理清晰地说道:“朕命你带领内阁,迅速制定全面且细致的计划。首要任务是对全国各县的农田水利设施展开大规模整修。”
“水利乃是农业的命脉,只有水利设施完善,才能确保农田灌溉无忧,粮食丰收有保障。同时,大力推动各县桑棉发展,鼓励合适区域百姓种桑养蚕、开垦棉田,增加桑棉产出,富足民生。”
“再者,全国各县破败的官道务必尽快重修。官道是国家的交通脉络,其畅通与否,直接关乎商贸往来与政令传达。”
“此外,全面整顿各处驿站,规范驿站管理,提升服务效率,让信息传递与人员往来更加便捷无阻,以此畅通全国交通网络。”
“国库里充盈的钱粮,是国家发展的雄厚根基,绝不能闲置浪费。你即刻着手,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将全国水利桑棉、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彻底修整完善,为龙国的繁荣昌盛筑牢根基 。”
“臣遵旨!”卢象升领命,声音中满是激动。
陈平安微微颔首,目光又转向工部尚书:“工部全力配合内阁,提供技术支持与工匠调配。若有阻碍,及时向朕汇报。”
工部尚书刘遵宪连忙出列,跪地应道:“臣领旨,工部定当全力以赴,为各地工程提供坚实保障。”
陈平安:“很好,接下来一段时间,咱们龙国先以发展基础设施为主,诸位爱卿可还有其他提议,若是没有的话,今天的朝会就先到这里吧。”
“明日一早,内阁所有辅臣以及六部主官,随朕走一趟西苑,朕有好东西要给大家看。”
卢象升:“陛下,科举一事,不知陛下可有眉目?”
随着卢象升再次提起科举之事,朝堂诸公也都是一脸的期待。
这毕竟是文官集团们的另一个基本盘。
减免田赋的基本盘,都已经被陈平安给打掉了,大家可都期望着,科举这个基本盘,皇帝能看在大家乖乖配合的份上,下手轻一点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