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账房里,叶明盯着算盘上的数字,太阳穴突突直跳。连日的军工扩张像头吞金兽,每天要消耗九千八百两白银。
虽然商会全力输血,但世家对商路的封锁已见成效——三支商队被扣,两船货物失踪,利润骤减四成。
"东家,再这样下去,我们撑不过十天。"周瑾声音发干,手指在"钨矿采购"一项上重重敲了两下,"黑市价格又涨了五成,这帮奸商!"
叶明推开算盘,走到窗前深吸一口晨露清冷的空气。东方刚泛起鱼肚白,兴农庄的轮廓在雾霭中若隐若现,那里数百工匠正日夜不停地打造决定王朝命运的兵器。没有钱,这一切都将停摆。
国债不能弄,突然,前世记忆闪过——大学时在便利店打工,店主推出"预付卡"解决资金周转的画面。简单粗暴,但立竿见影。
"有了!"叶明猛地转身,"我们卖盐引期货!"
"盐引...期货?"周瑾一脸茫然。
叶明抓起毛笔,在宣纸上快速勾勒:"简单说,就是让商人现在付钱,购买未来某个时间点的提盐权。我们给七折优惠,他们得优先提货权,双赢!"
周瑾瞪大眼睛:"这...这不是寅吃卯粮吗?万一到时供不上..."
"所以叫'期货'。"叶明眼中精光闪烁,"我们按产能严格控制发售量,确保随时能兑付。更重要的是——"
他压低声音,"现在谁不知道我们的盐质优价廉?商人抢着要!"
天刚亮,叶家商会最精锐的十二名管事被紧急召集。
叶明用最浅显的语言讲解"盐引期货"的运作方式:一两银子现在付,三个月后可以提价值一两四钱的盐。提前付款越多,折扣越大。
"记住,这不是借贷,是优惠预售。"叶明反复强调,"契约上必须写清楚提盐期限和违约责任。"
管事们虽觉新奇,但对东家的商业奇谋早已习惯。
很快,三支宣传队伍组建完毕:一支负责京城大商贾,一支南下江淮盐商聚集地,另一支则由东宫那边带队,专门接触皇商和官宦世家。
"东家,要是有人质疑我们未来能否兑现..."周瑾仍有顾虑。
叶明早有准备,取出一份盖有盐铁转运使大印的公文:"这是特许经营凭证,写明'叶家商行享有优先配盐权'。再加上太子的背书,谁敢不信?"
三日后,效果远超预期。
"东家!疯了!全疯了!"周瑾冲进书房,手里账本激动得发抖,"京城七十二家商号抢购,扬州盐商直接包船运银来!三天预售额已达...一百二十万两!"
叶明接过账本,手指微微发颤。这数字甚至超过他最乐观的估计。看来商人们对优质盐源的渴求,远比想象中强烈。
"严格控制兑付节奏。"叶明迅速冷静下来,"每月放盐不超过产能的八成,留两成应急。另外,立刻拨五十万两去兴农庄,军工生产一刻不能停!"
正当叶家商会欢庆胜利时,第四天清晨,一个坏消息传来——崔家在江南散布谣言,称"朝廷将收回盐政,期货盐引作废"。
扬州等地顿时大乱,持有凭证的商人纷纷涌向盐仓要求立即兑付。
"东家,怎么办?"周瑾脸色惨白,"若现在兑付,我们的资金链会断!"
叶明却出奇地镇定。这一幕,他在推出期货时就预想过。现代金融史上的挤兑风波,原理古今相通。
"传令,所有盐仓即刻开放,按凭证全额兑付。"叶明嘴角甚至带着一丝笑意,"把新式精盐堆到最显眼处,让每个人都能看见。"
"可我们的库存..."
"够应付半个月的挤兑。"叶明胸有成竹,"等商人看到真能提到优质盐,谣言不攻自破。届时,我们的信誉反而会更高!"
果然,当第一批商人顺利提到雪白晶莹的新盐后,市场情绪迅速平复。更妙的是,这些实物盐的质量远超预期,持观望态度的商人反而争相抢购剩余期货,价格比挤兑前还涨了两成。
"东家神算!"周瑾五体投地,"现在不仅没人挤兑,新期货还被炒成了抢手货!"
叶明笑而不语。这招在现代叫"预期管理",通过实际行动建立市场信心。但他清楚,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如何确保这些巨额资金不被世家截胡?
"从今日起,所有期货交易增加一条附加条款。"叶明取出一份新契约,"注明'若购方涉通敌叛国,所付款项充公'。"
周瑾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这是给日后收缴崔家等世家的资产留法律依据!毕竟勾结突厥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还有,立刻在岭南、蜀中等偏远地区设立分号。"叶明继续布局,"将部分银两转化为不易被查封的资产——粮食、布匹、药材..."
就在叶明忙活着盐引的事情,那些世家又开始搞事了。
几名紫袍大员跪伏在地,最前方的崔昊声音洪亮:"陛下!叶明私发盐券,敛财百万,此乃动摇国本之大罪!请陛下明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