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辽国更为崇信佛教,皇帝更是优待佛教,这也算变相拍了皇帝的马屁……龙屁。
辽国将领几乎全是来镀金的,领军打仗不一定行,但如何拍马屁,头头是道。
辽国船队中还有匠人,为的就是在银矿之后,找找金矿和玉矿,雕刻佛像,送回南京。
辽国的南京,即为幽州,辽国称“幽都府”,后来又改为“析津府”。
. . . . . .
大明,洪武年间。
南直隶,应天府。
“真武大帝?”朱元璋打量着朱棣。
混小子,为了彰显自己是顺位继承,搞个洪武三十五年已经贻笑大方了,居然还搞出真武大帝转世的神话,还能要点脸吗?
“爹,俺要说不是俺做的,您信不?”
朱元璋阴恻恻的笑道:“是啊,洪武朱棣没做,那永乐大帝朱棣呢?”
朱棣一时无言。
特么的,朱老四,明明是你做的,凭什么每次挨揍的都是我?
“爹,也许俺真没做过,后人也说了是神话传说和民间野史,也许是民间谣传呢?”
“谣言也得有个源头,你若是和真武大帝没半分关系,编出来也没人信。”
朱元璋冷哼一声,调转话题,问道:“准备好查什么了吗?”
“爹,俺们准备查江南官员。”
朱元璋骂道:“笨!谁查案直接冲着目标去的?”
蓝玉连忙道:“上位,那臣和燕王先查勋贵,再查北地官员,最后再查江南?”
“你更笨,榆木脑袋,玩心眼子你们斗得过他们吗?你们这是留时间给他们处理干净尾巴!”
两个笨蛋对视一眼,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应该怎么做?
“一个大将军,一个封狼居胥的永乐大帝,兵法都忘了?”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有时候,捕捉一名斥候,就能定下一场战场的胜负。”
“咱只说这么多,剩下的自己想,做得好是将功赎罪,做不好……”
“上位,做不好,会怎样?”蓝玉喉咙滚动,轻声问道。
“办不好,咱就把老四送上武当山,全了他真武大帝的名讳,你就跟着去当个护法。”
朱棣、蓝玉:“……”
大明,永乐年间。
北直隶,京师。
“朕和真武大帝有什么关系吗?”
朱棣想起了,曾经命人传言之事:靖难期间,真武大帝曾多次下凡相助。
拍了拍脑门,朱棣笑道:“还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朱棣登基之后,以真武大帝多次下凡相助为由,下诏特封真武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并扩建武当山的宫观庙堂,在天柱峰顶修建“金殿”,奉祀真武大帝神像。
朱瞻基问道:“爷爷,这事不是您传的?”
朱棣摇了摇头,“当然不是。”
“怪力乱神,虽圣人不语,经诰史册,往往有之。”
“朕还没自卑到需要神仙来帮朕正名的地步。”
“许是民间因朕加封真武大帝之事,而有了谣传。”
朱瞻基懂了,看向自己三叔,赵王朱高燧,感慨道:“孙儿明白了,是锦衣卫干的。”
朱棣:“……”
朱高炽连忙捂住儿子的嘴巴,请罪道:“爹,童言无忌啊。”
……
大汉,长安。
椒房殿。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刘邦和吕雉的二人生活,戛然而止。
到了日子,吕雉亲戚没来,本以为迟了日子。
后来太医诊脉,刘邦当爹了。
吕雉喜忧参半,喜得的是自己居然还能怀孕,忧的是若刘恒已经为太子,并且实际做的是皇帝之事,生个儿子,将来怎么办?
又两个月后,太医诊脉。
“皇后不必忧虑,是个公主。”
“诊脉还能分出男女?”刘邦不信。
莫非太医的眼睛如后世机器一般,可以看到肚子。
“家传,不可说,必是公主,如若不是,请斩臣头。”
吕雉信了,也不忧虑了。
刘邦整天伺候着。
吕雉大抵得了孕妇抑郁症,每日都要刘邦陪着,吃饭也要吃刘邦做的。
日日如此,刘邦也有些受不了,便想借着处理朝政的理由,忙里偷闲两天。
谁知,勋贵文臣们跪在皇宫外。
“陛下,您就好好照顾皇后吧。”
“太子的能力很强,您不用操心。”
群臣不想刘邦再来接触朝政的理由很简单,您得先把皇后照顾好。
虽然太医说是女儿,但万一是儿子呢?
难道要来一场夺嫡之事?
先太子刘盈自知能力不行,退位让贤。
但刘恒可不是个好相与的,以前只是听天幕言白莲花,没有切身感受。
但现在,大家懂了。
假设刘恒要处死一个人,这个人不仅心甘情愿认罪,还得衷心的夸一句刘恒仁德。
你就说他这能力有多强吧。
但他也确实仁德,对百姓好,对官员也好,前提是官员不挡路、知进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刷视频:震惊古人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刷视频:震惊古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