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安局的能力之强,甚至超过了朱元璋的暗卫和朱标的影卫之和。
可以说,朱雄英对于西安城内的风吹草动都了如指掌。
此时此刻,朱雄英正在西安军事学院的一间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着一场讲座。
突然,教室的门被猛地推开,一个人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他脚步匆匆,径直走到朱雄英的身边,俯下身去,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朱雄英听着来人的话,双眼猛地瞪大,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表情。
然而,仅仅只是一瞬间,他便迅速恢复了平静,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他轻轻地挥了挥手,示意来人退下,然后继续若无其事地听着讲座,好像刚刚的那一幕只是一场幻觉。
随后继续听着讲座,认真的在自己的小本本上记录讲座的内容“论和宁之战攻守易型后的结果。”
在接下来的数日里,朱雄英始终如一地每天前往听讲座,讲座的类型依然保持不变。
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参与了“和宁之战”的沙盘模拟活动。
之所以如此重视“和宁之战”,原因无他,这场战役乃是朱樉独立指挥的一场规模宏大的战役。
在此之前,朱樉曾率领五千新军横扫漠南,战功赫赫,而“和宁之战”更是让他声名大噪,成为了又一场被神化的战斗。
这场战役不仅是大明与北元之间的一场决定性胜利,其中还有许多值得称赞和探讨的地方,因此一直被众多军事学院用作教学案例,并提出各种假设和分析。
然而,就在这时,京城突然传来了一则惊人的消息。
原来,在朱标登基之后,原太子府的属官们竟然开始大肆结党营私,对原秦王一脉的官员进行打压。
他们不仅收受贿赂,还在朱标监国期间公然卖官鬻爵,迅速发展自己的党羽势力。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的手甚至伸到了与皇家商行合作的粮行,盐业局,甚至连军队的供给都未能幸免。
这一系列事件的牵连之深,简直令人瞠目结舌。
当然,这一切并非偶然,而是朱雄英在去年回京后,通过细心观察和深入调查所发现的端倪。
他暗中派人一点一滴地搜集证据,最终将这些罪行揭露无遗。
原本朱雄英计划在科举结束后,稍作休整,再着手处理相关事务。
然而,令他始料未及的是,科举刚刚落下帷幕,他甚至还来不及坐下来喝口茶,就接到了朱标的紧急召见。
朱雄英深知这意味着什么,于是匆匆进宫。
一见到朱标,他便察觉到气氛异常凝重。
果然,朱标没有过多寒暄,直截了当地告诉他,要他立刻前往西安。
朱雄英心里很清楚,新朝刚刚建立,就发生如此重大的贪污案,这无疑是对朝廷威严的严重挑战。
更糟糕的是,这起案件的始作俑者竟然是当初太子府的属官,这简直就是在公然打朱标这个皇帝的脸。
朱雄英明白,朱标将他发配到西安,一方面是为了让他远离京城的权力中心,避免卷入这场风波。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他在地方上历练,积累经验。
而朱标自己,则决定亲自处理这起大案。
他心里也明白,自己当初在太子时期,太子党的势力过于庞大,已经到了不得不加以压制的地步。
否则,不仅会影响朝廷的稳定,也会阻碍自己儿子的发展。
于是,朱标下定决心,要彻底清除这些旧势力。
他知道,这是一场艰难的斗争,但他毫不退缩。
就像当初朱元璋一样,朱标在掌握了确凿的证据之后,毫不犹豫地采取了行动。
他首先重新启用了锦衣卫,并任命宁王朱权为指挥使,让影卫和检察院作为辅助力量,在整个大明境内展开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抓捕行动。
并且当朝宣布,重启朱元璋制定的“贪污五十两,剥皮实草”这一项制度。
此消息一出,犹如巨石入水,激起千层浪,全国上下都为之震动。
人们纷纷议论,对这一举措感到震惊和恐惧。
短短几天的时间,抓捕入狱的人数便如滚雪球般迅速增长,竟然达到了惊人的三千余人!
这一数字让人瞠目结舌,显示出此次反贪行动的力度之大。
朱雄英此时正身处西安军事学院的住所内,他手中紧握着官安局送来的情报,眉头紧锁,深深地叹了口气。
他知道,这一事件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次重大的变革,而他作为皇室成员,也无法置身事外。
或许是因为朱樉当初的影响,也或许是朱标不想打扰儿子的学习,整个西安在此次反贪行动中,相对来说动静较小。
除了几个小官被抓之外,几乎没有其他大事发生。
朱雄英对此感到有些无奈,但也理解父亲的做法。
然而,朱雄英并没有过多地关注这一事件,他选择将精力集中在与老师和同学们深入研究战术上。
在这个紧张的学术氛围中,他努力钻研,不断提升自己的军事素养。
时光荏苒,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
朱雄英所研究的课题也顺利结束,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与此同时,那场惊动大明的新朝贪污案也如同一阵疾风骤雨,来得快,去得也快。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朱标雷厉风行,毫不留情地打击贪污腐败现象。
他一共抓捕了两万七千余人,其中有一半陆续被斩杀,以儆效尤。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朝贪污案开始进入冷淡期,社会逐渐恢复平静。
六月中旬,骄阳似火,热浪滚滚。
朱雄英接到皇帝的旨意,奉命返回京师,协管内阁与吏部,尽快填补官员空缺。
接到命令的那一刻,朱雄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无奈。
他深知这项任务的艰巨和重要性,但同时也明白其中的困难和挑战。
然而,皇命难违,他只能默默地叹了口气,收拾行囊,登上了回京的火车。
经过漫长的旅途,朱雄英终于抵达了京师。
他没有丝毫耽搁,甚至来不及休息,便马不停蹄地直奔内阁而去。
《镇国秦王,我和大明与国同休》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镇国秦王,我和大明与国同休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镇国秦王,我和大明与国同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