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元年未至,隋末却早已风起云涌。赵云飞自洛阳南门一战后,整日心神不宁。
谢无极虽只现身短短一刻,却像在他心里埋了一枚雷,时刻提醒他:这一盘乱局,已经不是“穿越者混战”那么简单,而是有更大的力量,在棋盘外头掀袖子看戏。
怀表的滴答声仍在,他从未像现在这样厌烦过这个声音。
“主公,”韩二牵马进营,笑得挺谄媚,“都备好了,五百精骑,三天口粮,夜间行军,一路奔西。到长安,天子未必敢不见咱。”
赵云飞翻身上马,“咱又不是刺杀李渊,带那么多骑兵吓谁?再说了,到了长安我若出不了声,光靠兵吓,是死得快。”
韩二摸摸后脑勺,“可您前几日不是说要拆局?”
“拆局不一定用炸药。”赵云飞冷笑一声,“得看拆的是哪家门锁。你听说过谢无极给我的那块铜片吗?”
韩二摇头。
“我也没搞懂,但我敢肯定,它能开门。”赵云飞一拉缰绳,“现在这门,就在长安。”
洛阳到长安,快马三日可至,然赵云飞故意绕了路,走的是潼关旧道。
他在关口驻了一夜。
“主公,咱不是说不带兵?”韩二看着营外三百精锐愣愣发呆,“这不是您留在潼关的奇兵?”
“是啊,”赵云飞看着月色,“是奇兵,但不是给李渊的。”
“那是——”
“我赌,有人比我更怕我进长安。”
韩二愣了愣,忽然明白了什么,“您是说……李建成?”
赵云飞没有正面回答。他拿出那怀表,翻开一瞧,上头那串倒计时已然只剩下一天零五个时辰。
“主公,这怀表到底是……”韩二凑近了一些,话还没说完,就被赵云飞手指一弹,“别看。你看的时间,跟我不一样。”
“啊?”
“我走的,是一条别人没走过的道,看到的也不会是别人看到的世界。”赵云飞说这话时,语气像在背诗,“只可惜,我连自己看的是不是‘真历史’,都不确定了。”
韩二低头闷声不语。
第二天一早,一行人绕过渭水,直奔长安南门。
大唐的长安,终究气势非凡。城门高二十丈,守军如林,赵云飞刚到门前,立时被八骑长枪横拦。
“来者何人?”
“赵云飞。”
“赵——”那为首士兵嘴巴一抽,直接转头就跑。没一会儿,一个年纪不大的文官模样的人快步迎来,气喘吁吁道:“您可是……洛阳赵将军?”
“在下就是。”
“末将张宝,奉秦王殿下之命迎您入城。”那人鞠了个躬,“殿下在府中等候多时了。”
“李世民请我?”赵云飞挑挑眉,“他消息挺灵通啊。”
“赵将军之名,如雷贯耳,殿下岂敢怠慢?”
赵云飞翻了个白眼。真要如雷贯耳,还要你小子跑这两步腿?
不过嘴上不说,身子倒是跟上了张宝的节奏。长安城里城外一片祥和,行人熙熙攘攘,市井喧哗,一派太平盛世模样。
“李渊坐稳江山才没几年,百姓就能这般无忧……”赵云飞看着街头卖糖画的老汉,低声自语,“李密、宇文化及那些人,怕是连个集市都稳不住。”
张宝听见,笑着搭话:“赵将军有所不知,我大唐在秦王殿下督政下,严刑峻法,兼用能臣,百姓方有此安宁。”
赵云飞点点头,却也只是一笑带过。
李世民府邸内早已备下茶点,赵云飞一进门,李世民便笑迎上前。
“赵将军,别来无恙?”
“承秦王挂念,洛阳之行,未死。”
两人哈哈一笑,寒暄片刻,落座之后便不再绕弯。
李世民看着赵云飞,突然问道:“你来长安,可是为了那位‘谢’姓之人?”
赵云飞抿了一口茶,反问:“你见过他?”
“他找过我。”李世民语气平静,“他说,你手里握有能改变天下走向之物。又说……若我识时务,便不要插手。”
“那你答应了吗?”
“我答应了。”李世民淡淡道,“我答应他,我只看不语。”
“这不像你。”赵云飞摇头,“你是李世民,不是木头人。”
李世民笑了笑,却没否认。
赵云飞盯着他的眼睛,忽地说:“你是看透了局,还是押错了宝?”
李世民笑意不减:“你若是错的,天下也活不得几人;你若是对的,大唐……不一定非得是我来建。”
两人沉默片刻,仿佛时光都凝固了。
赵云飞忽地笑了:“那我不客气了,今晚我不走。”
李世民点头:“今晚我留你。”
——
入夜。
赵云飞独自站在秦王府后院,看着月色如水,脑子却如锅煮饺子。
他始终不明白,谢无极为何将“开门铜片”交给他;也不明白,这门究竟在哪里。
他只知道,怀表上的最后时刻即将走完。
【00:03:18】
【00:03:17】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隋唐风云录:从小兵到帝国谋士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隋唐风云录:从小兵到帝国谋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