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吕常都是新调过来镇守荆襄之地的。
来的时日不长,或许还暂时不知关羽的水战之能。
可他们这些旧将追随着乐进镇守荆州日久。
两军征战多载。
历经大小战阵数十余战。
虽然两军也互有胜败。
可在荆州战局上,即便是在北方骁勇善战,勇猛无比的骁将乐进,也是败多胜少,压根奈何不了关羽。
特别是荆州军从汉水水域沿水路北上骚扰襄阳等地时。
乐进没有丝毫的办法抵抗。
也正是如此。
他才会被调离至荆州战场。
去江淮战场,与李典,张辽共守重镇合肥。
荆州旧将考虑到这些。
便一齐出言提醒着。
诸将的一席席话音相继而落。
陈矫思吟许久,遂也惗着下颚的长须,若有所思的说道:“诸将此也说得极为有理!”
“听闻关云长擅于治军,其麾下各部无不是军纪严明,战力强悍之众,且此人还极其擅长统御水军进行水战。”
“那在荆襄这遍布江河的战场上。”
“如若荆州军忽然来犯,的确也是一件颇为头疼的事。”
随着长史陈矫都不由附议了此事。
原本已经打定主意的曹仁。
此刻面色间也略微凝重不已。
“那不知长史可否有何良策破敌乎?”
一语而落。
陈矫稍作思索。
“嗯,现在我军主力基本都已尽数调集至汉中方面,而剩下的兵团一面要防范江东孙氏,布置江淮流域的防御。”
“以及防范北方塞外的胡人动向。”
“能够直接支援到荆州方面的军力并不甚太多!”
话至此处,陈矫随即又郑重思索了一番,又道:“不过,东三郡虽然并非那么重要,可常言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军也不能当真就不管不顾,坐视刘备军夺取。”
“矫建议将军现立即就差人前往许都向代管国事的公子禀告详细军情,让其多多关注荆州方面的战局。”
“好予以在关键时刻征召部众援助。”
听闻陈矫的主意。
曹仁也知晓这或许是接下来唯一的法子了。
遂连连点头附议。
待军议告一段落过后。
曹仁便立即修书一封说明当前的战况,并亲手郑重交给心腹,千叮万嘱务必要亲手交给曹丕公子。
随后,曹仁又立即命牛金暗中调集一部悄然回返至宛城屯驻。
以时刻关注着上庸方面的战局。
一有丝毫的动向,就立即来报!
……
而就在曹仁等众悄然针对东三郡的归属密谋之时。
此事,赵统自然不甚了解!
此刻的他,已经携部距离首府上庸的郡城已不足五十余里。
瞧着即将就要抵足目的地。
赵统此时面向从旁的参军马谡相问着:“幼常,你觉得现在是否可以按计划行动了?”
“嗯,差不多了。”
“可以先遣各部先行前往上庸周边地界,以出其不意之势进驻至各大家族的庄园,然后在静观其变,静待城中诸大族间的反应。”
此话稍落。
马谡此刻的面上亦是无比严肃。
此就是他向赵统所献之策。
他们又何尝不明白。
若是诸豪族轻易归降。
而他们不予理睬的话,那一旦令他们西进去协助汉中方面的大战,保不准背后就会出现乱子。
当地这些大族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且在上庸诸地盘踞多年。
各家联合起来,家族势力都极其强盛。
若他们捅出些许幺蛾子出来,那己方一旦前线受阻,那处境可就危矣!
最好的办法。
就是在西进之前,就大肆削弱当地各大家族的实力。
赵统此时打的就是这道算盘。
得罪地方豪族是小问题。
他是不可能为了讨好这些大族而甘愿将上庸诸郡的自治权交在他们手上的。
那样,就等于是己方部众的后路就没有了保障。
何况,申氏也并非是什么有节操的家族。
原史上在孟达引来曹军的大军之后,就二话不说,立即就又再度翻脸投降了。
对于这样的一个家族。
他又岂会放心?
“幼常所言不错!”
“若是这些家族胆敢身怀异心,我不介意心狠手辣,将屠刀对准他们。”
一记话语落下。
此时,赵统面上也隐约间浮现出了一丝丝的狠厉之色。
他自从听闻了蒯祺的介绍过后。
就对东三郡间的当地望族就没有了好感。
这些大族自从天下大乱过后。
就垄断了当地的民政。
各地官员在他们的威逼下,压根没有丝毫的话语权。
若不愿合作的官员,不是被各大族间联合驱逐就是暗中秘密杀害。
即便是蒯祺。
他也是仗着背后有蒯氏在曹操帐下为官,方才令申氏为首的当地豪族有所收敛,不与之针锋相对。
因此,双方才能在这一亩三分地上和平相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从落凤坡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从落凤坡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