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骥派人将于禁押回了南郡交给徐庶和潘浚看管,将三万人马分散置于各郡县中,令各县令、三老和当地的大族加以观察,以荆州这么大的地方消化三万人应该问题不大。
关羽在南阳取得的重大战果威震华夏,声势一时无两,消息传到了许都,正好曹操的主力也被拖在了长安,一些拥汉势力便开始暗中有了动作,更有甚者,各地的距离颍川很近的梁陈二地的一些大族开始公开反曹。
“将军,这些是朝中大臣们写来的信!”
“又来?”
荀骥托着额头一脸苦恼,这些天已经收到了不知道多少大臣的书信,内容都大差不差,皆是先吹一通彩虹屁,再说愿为内应,最后还要像是表态般的说一句什么大汉中兴有望。
对于这些大臣们,荀骥还客客气气的回信,主要是是知道虽然关羽威震华夏,但距离中兴大汉还早,不希望他们贸然举事白白送了性命,到真要用他们的时候无人可用,所以在信中劝他们先暂缓一时,等大军进抵颍川时再举事不迟。
荀骥一封一封的回,越写越气,倒不是说对诸大臣感到不耐烦,主要是他们就不能联名写上一封信吗?这样一人一封,徒费力气而已!
“那些是什么?”
荀骥抬头一看,另一个书吏手中还捧着一堆竹简。
“这些也是,不过这些是关将军送回来的,好像是梁、郏、陆浑等各地的大族们写来的。”
“啊!!!”
荀骥将笔一扔,崩溃的在堂上大叫,这信得回到猴年马月去了。
“将军将军!关将军说了,这些不用回信!”
“啊?是吗?”
荀骥总算又活过来了,“二哥怎么说?”
“关将军说了,这些只是见我军势大,想乘机谋利的投机者而已,不用在意他们的死活,只要给他们派发一些印信,口头承诺个官职,叫他们帮我们吸引一些魏军的注意力就好。”
“原来如此。”荀骥是一点活都不想干了,大声招呼邓艾道:“士载!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邓艾匆匆跑了进来接过书吏手中的书信,点了点头道:“诺……诺!将军!”
于禁被俘的消息曹仁迅速告知了曹操,关羽进一步迫近安众县,曹仁认为安众城小,不足以依托城池对抗关羽,暗自打算退回宛城。
“什么?!”
远在长安的曹操得到消息后惊得目瞪口呆,手中的书简啪的一声掉落在地。
“魏王,这是怎么了?”
群臣见曹操满脸惊慌的神色,赶忙上前询问,曹操将书简递给众人,一时间朝上如同开水一般沸腾了起来,众人这才知道于禁的三万人马全军覆没,而且就在这短短的几天,荀骥居然又划出了个新野郡,很显然这是打算继续向北攻打曹仁。
“没想到于文则居然不敌关羽,三万人马全军覆没,这可如何是好?”
“现在太史慈据守武关,封住我大军入南阳的道路,荀骥这摆明了是要攻取南阳,我军应该迅速攻克武关,否则南阳被克,荆州人马可随时攻入中原,那时国无宁日啊!”
“可大军一旦向东进入南阳,刘备兵犯关中,又该如何解决?”
“现在也只能顾紧要的那一头了!”
“豫州和兖州仍有数万人马,要不……”
“豫州和兖州有兵不假,可你还能找得出比于文则更能打的将军吗?!”
“这……恐怕非魏王出手不可了!”
群臣议论纷纷,吵得曹操头风都要犯了,内侍见曹操扶着额头满脸痛苦,赶忙递上来一片毛巾,想要扶曹操躺下,却被曹操暴躁的一把推开:“滚开!”
内侍吓得瑟瑟发抖,跪在地上赶忙收拾了被打翻的毛巾和水盆,群臣也被吓得噤若寒蝉。
见众人不敢再说话,刘晔上前道:“魏王,臣等以为不如先将兵攻打武关,稳定南阳解曹仁之围,至于关中……且让夏侯将军坚守,若日后战况紧急,我们再行商议。”
杨修出言道:“禀魏王,臣以为荆州军势大,今番可以威胁南阳,下次若我军再有大战脱不开身时,他们便可威胁许都,不如迁都至黄河以北,一来以绝后患,二来也能将皇帝置于掌握之中。”
曹操闻言脸色一变,目光陡然凌厉了起来,他当初建立魏国定都邺城时,便是为了脱离汉室的掣肘,现在杨修居然提议将皇帝迁到自己身边,简直是胡闹!
见曹操脸色变了,一向善于揣度曹操心思的杨修这次居然猜错了,他以为曹操是不悦刚才自己所说荆州军势大,言语中有贬低魏军之意,正欲争辩,却听见后面有人喊了起来。
“杨德祖妖言惑众,当诛!”
老臣蒋济站出来反对,同时司马懿也道:“于禁虽然战败,但南阳尚有征南将军四万人马,倘若为此迁都,既是向荀骥关羽示弱,又使得南阳地区人心动荡,不利于征南将军坚守,同时也会使得淮河地区战事未平,恐怕也会对伏波将军造成不小的麻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汉旌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汉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