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
背嵬军士卒收起手中的竹片,上面俨然画着一名少女与一名男子的画像,正相互行礼。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宣传舆论都是作为领导者必须做的事情。
而张宁,自然也不例外。
她的形象,在亲信身边是一面,在外人面前又会是一面,这是无法避免的。
到了第二日,刚刚早起的张宁,便又收到了来自友寨的邀请。
据来传信的喽啰说,张雷公所制造的“含雷吐火”已经完成了,就等着她前去检阅。
收到消息的张宁,自是迫不及待的要去查看。
因此在随便披了一件绒毛披风之后,便立即带着十几个护卫急匆匆离开了黑风寨。
而刚刚归顺的徐晃,当然是被顺理成章的给“冷落”在一旁了。
不过这也是张宁有意为之,有些事情,需要对方自己看见才行,而不是刻意的引导。
这不,无事可做,又人生地不熟的徐晃,也只能自己开始去山寨各处熟悉环境。
冬风凛冽,风雪飘絮,一眼白无垠。
来时是夜晚,看不清这里的全貌。
可到了现在,徐晃才发现,黑风寨的规模是如此之大。
周围的道路以及山丘边,林立着大大小小的木头房子,如星罗密布。
偶尔有几个孩童在雪地间奔跑嬉戏,肆意玩闹。
因为这里远离兵祸,他们不用担心任何事情。
远处,巨大的太平车因为水流而缓缓转动,不过因为寒冷,水流并没有导向田间。
而地里面,则有一群农户们在田间劳作,种植麦子。
眼下的时节,水稻已经不适合种植了,张宁便让陈平收购了许多更抗旱的麦种。
“咚咚咚!”
山下喧闹的声音很快也吸引了徐晃的注意。
木匠们在周围伐木,然后将木料运出来,放在工坊外面。
然后用工具切割,在进行深加工,或打制木具,或用来扩建房屋。
而矿工们,则是光着膀子卖力的干活,等到了饭点,便在女人们的伺候下歇息吃饭。
不知不觉间,徐晃已经来到了山下。
这里的一切,似乎都与这世道格格不入。
“小伙子,你新来的吧,现在是吃饭的时候,赶紧去排队领饭食,别饿着自己。”
徐晃听到声音,转身却发现一个老农看着他笑。
虽然身上因为做工脏了一些,但是眼睛里却特别明亮,脸上洋溢着笑容。
“老伯,您来在这里多久了?”徐晃没有动,还是看着对方询问。
“来多久了?”老农昂起头,脸上露出回忆的神情,“大概有大半年了吧。
话说我这辈子,就没吃饱过,可自从来到这里,肚子就没饿过。
你瞅瞅,这菜里不仅有白米,有菜,还有肉呢,多香啊……”
众人唏嘘起来,一名青年汉子是广宗的,闻言也咬牙切齿起来。
“那些个朝廷的狗官,还有士大夫们,都不给俺们活路。
让俺们种地,打仗,交税,修宅子,在砍了俺们的头颅去换取功名。
若非如此,俺们也想老老实实当个顺民。”
有人哭了,“幸好有圣女收留我等,不仅有吃的,有活干,孩子以后还能读书呢。
等他们长大了,当是不会在像我们一样受苦……”
徐晃心里感慨,看着哭成泪人的人们,对张宁的认知好像又深了一分。
就在这时,一队巡逻士卒排列着队伍从道路经过。
老农笑吟吟的指着道:“你看那些军士,虽然也拿着刀枪。
却不像汉军一样,将咱们当做行走的军功。
你若是能上山,便会看见一面旗帜,听他们说上面写着‘替天行道’。
这黄巾军呐,是圣女派来保护咱们百姓的。”
徐晃愣愣的看着那支巡逻军,让他觉得奇怪的是。
人们仿佛好像根本不害怕这群全副武装的军士,甚至还热情的与之打着招呼,显得十分熟络。
这样的场景,不管是在山里,还是山外,都是闻所未闻的。
往常汉军过境,百姓们像是见了瘟神一样避之不及,更不可能如此亲密。
因为这些武装力量属于士族私人或是朝廷的,并没有义务保护百姓。
如果是作战的话,甚至要抓百姓来充当炮灰或者免费劳动力。
而这里,军民和谐相处,实在是太过于梦幻了。
徐晃更无法想象,这个看起来年龄不过及笄的少女,究竟是怎么办到的?
再回想之前的种种,突然不自觉的笑了。
真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奇女子,或许,是他错了……
……
张宁带着人刚刚来到张雷公做实验的木屋,便见对方兴冲冲的拿出两根竹管递给了张宁。
“圣女,此物便是新改良的含雷吐火。
为了不炸伤人,吾特地减少了药量。”
不炸伤人?那不就成了烟花了吗?
不过张宁也没有多想,能不能成,还要看手里的这两根东西有没有用。
“仙师,可以试试效果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