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有些关系,但绝对不是全部。
毕竟,李少杰再勐,也不可能让一个小学生合奏乐团变成能和维也纳比肩的存在。
乐团乐手们本身硬素质才是道理,这方面,其实两者并没有什么明显差距。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huanyuanapp.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但要知道,这种更加简洁,深入人心的评判,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放大一部分,缩小一部分,踩一捧一,明捧实踩,制造间隙。
对于某些国外媒体这玩意简直就是祖传技能。
所以,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让国内乐团大大露脸一次,展示出顶级的国际水准。
然后大头放在老牌强队的维也纳爱乐上。
整出来一个对比参照物。
是的,吸引媒体,堵住一些无良媒体的嘴。
到时候,以李少杰为核心。
和柏林爱乐有过合作作品,很勐。
和维也纳爱乐有过合作作品,很勐。
然后,和国内交响乐团合作,随着一个又一个同样高质量作品的推出。
同样是很勐。
这样,对绝大多数观众的观感来说,一个等式就成立了。
杰哥+柏林爱乐=杰哥+维也纳爱乐=杰哥+国内交响乐。
很好,去掉一个杰哥。
搞定。
别问,问就是差不多,一个水平。
要么你一起都夸。
要么你踩一个等于踩了全部。
这才能逐渐真正奠定国内交响乐于国际上的实力地位。
这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大进步。
一蹴而就不可取,但这种大进步绝对没问题。
多来几次大的进步,真正登顶只是迟早的事情。
“所以,只能说完成了一半。”
李少杰点了点头,收敛了笑容。
你以为这是颠覆吗?
这其实只能算是一个漂亮的前哨战!
“接下来要做的才是重头戏,那就是.......和国交继续合作作品,拿出不逊色,甚至比这一次还要亮眼的作品,而且要一个又一个的作品,去奠定这基本盘与打响声望。”
“是的!”
金教授与几位领导赞同的点了点头。
神色也凝重起来。
“这将是西洋古典音乐于我国发展历程中的第二次跃进机会了!”
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
西洋古典乐,在华夏国内的发展阶段中,是曾经有一次巨大的跃进时代的。
当年出现了一批神仙级人物。
将华夏民族的故事,传统音乐,文化,融合入西洋古典管弦乐之中。
风靡大江南北。
那个时候,西洋古典于国内的发展速度极快,堪称火箭上升。
这便是跃进。
此时很明显,第二次的跃进机会到了!
这不仅仅是文化方面的事情了。
在整个国际环境中,几乎所有的行为都可以归拢为一句话。
无论经济,Z治,文化,军事,科技方面。
目的从来都只有一个。
让另一个群体,接受认同自己群体的意志!!
只是在具体的思想上不太一样罢了。
比如灯塔即是......
我的意志就必须是世界的意志!
这就是绝对霸道。
而华夏则更像是王道。
你可以有自己的意志。
但你必须接受,承认,认同,并且尊重我的意志!
经济上的合作与制裁,ZZ上的战略制定,文化上的争锋,战争,科技的竞赛。
无不是为这一条核心原则服务的。
地球OL本就是弱肉强食。
就好像文化争锋一般。
都说灯塔的文化渗透失败了,但往往这个时候最容易松懈大意,这个时候也才是最危险的时候。
文化的阵线无比重要。
不同的文化(这里的文化是广义的文化),形成了不同体系的文明与核心价值观。
也形成了不同的ZZ。
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狭义),是平行线。
相互影响,相互扶持,相互反哺。
而这些一切一切的发展,都是为ZZ“撑腰”的。
所以,文化阵线是务必争取。
这年头文化从不能圈地自娱。
因为这决定了话语权。
话语权,即是“自主”!
而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是有一个很朴素的道理的。
谁声音大听谁的。
但声音大的前提是“共同的语言”。
比如,一个人用英语,一个人用中文去吵架,彼此听不懂对方说的什么意思。
你再大声都没用。
而华夏这边天然起步晚,各行各业被人承认的也晚,这是客观事实。
追的快,发展快,那么怎么能占据更大话语权呢?
很简单。
既然你来的晚了,那就先说英语不就得了。
等我用英语跟你沟通,把你们“说服”后,那以后老子就用中文,就得变成你们来学我们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非正常音乐家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非正常音乐家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