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里的适龄男子们也没闲着,一个个摩拳擦掌,想在相亲这场游戏中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这不,冯家兄弟就成了这场游戏的大赢家。
冯老大瞧上了宋大美,那双勾人心魄的眼眸,仿佛会说话,让他一下就陷了进去。
至于马大妈,她在这场相亲大会中可是如鱼得水,一举一动都透着豪爽。
一次相亲不成功,她挥挥手,笑呵呵地说:“既然没看对眼,我也不强求,我还忙着呢。”
陈桂兰连忙起身,想送送她,马大妈却洒脱地一挥手,“别送了,我这还有一堆事儿呢,你自个儿忙去吧。”
院里的其他适龄男子也没闲着,看着冯家兄弟的成功,一个个也都跃跃欲试,结果还真成了几对。
这会儿,院里的气氛热闹非凡,笑声、祝福声此起彼伏。
宋家姐妹俩瞧着冯家兄弟那壮实的身板,心里早痒痒得不行,见面不过一日,第二天便手拉手去了民政局,领回了红本本。
只简单请了几个亲戚,连邻居何雨柱都被抓来帮忙,热热闹闹摆了两桌,就把喜事给办了。
冯家的大哥连续几天脸上笑开了花,心里暗自庆幸,这宋家姐妹真是持家的好手。
瞧他那衣裳,破洞被补得跟玩魔术似的,家里也被拾掇得井井有条。
冯家兄弟几个原本不拘小节,家里乱成一团也是常态,可自打宋家姐妹进了门,那些角落里的灰尘都吓得逃之夭夭。
这不一干未婚青年瞧着冯家兄弟衣裳笔挺,羡慕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心里直痒痒,巴不得也能娶个这样的好媳妇。
这天,冯家大哥在京城晃悠,一边物色着中秋的货源,一边想着怎么借节日的东风摆个小摊。
正逛着,忽然一阵清脆的敲击声吸引了他的注意。
“当当当,换糖啦!”
他回头一看,只见一个挑着圆竹筐的换糖人,筐里放着一盘黄澄澄的麦芽糖,那颜色亮得跟宋家小妹的眼眸一样,诱人得很。
胡同里,一听到那清脆的小铜锣声,孩子们就像被施了魔法,一个个兴奋地从家里蹦了出来,手里挥舞着各式各样的废品。
碎玻璃、骨头、废铜烂铁,甚至还有橘子皮、杏核仁和破旧的报纸、鞋底。
他们把挑着担子的换糖老人围得密不透风,老人笑眯眯地安抚着这群小家伙:“别急别急,人人有份儿。”
那换糖的老人,五六十岁的模样,放下担子,一边喊着“小心点儿”,一边接过孩子们递来的“宝贝”。
他眯着眼,评估着废品的“价值”,然后举起糖刀,在麦芽糖上轻轻一敲,一块糖就下来了。
换到糖的孩子,像得胜的将军,被弟弟妹妹们簇拥着,眼巴巴地盯着他手中的战利品。
大孩子们懂事得很,把糖分成几小块,还不忘叮嘱。
“这点儿咱们明天再用。”分到糖的小家伙们,幸福得两眼放光,有的把糖含在嘴里,舔着甜味,仿佛拥有了整个世界。
没换到糖的孩子,在家可是使出了浑身解数,缠着长辈。
又是撒娇又是卖萌,直到长辈们拿出一两个铜板,或找出些废品,他们这才喜笑颜开,一溜烟儿地跑去换糖。
陈飞瞧着孩子们吃得那叫一个欢天喜地,心里头也痒痒起来,突然间就馋起了麦芽糖。
他心想,自个儿空间里头的好糖多得是,可今儿个偏就想吃这个。
不好意思在孩子堆里头显摆,他耐着性子等他们都蹦蹦跳跳离开了,这才猫着腰到了卖糖的摊子前,压低声音说:“老板,给来五毛钱的糖。”
那卖糖的老人一笑,手那么一挥,一大包麦芽糖就到了陈飞手里。
“小哥,你可得试试,好吃了记得再来啊!”陈飞乐呵呵地答应了,揣着糖就直奔早餐店。
店里头热闹非凡,菜单上油条、烧饼、小混沌一应俱全,陈飞一眼扫过去,开口就是。
“来两根油条,再来一碗小混沌。”
店小二应了一声,利索地报了价。
“一共一毛二,还得二两粮票。”
陈飞掏了钱,找了个角落坐下,眼睛还不忘盯着窗口,生怕错过了自己的早餐。
这不,小混沌一煮好,陈飞就眼巴巴地端了过来,放在桌上。
“嘿,这油条,泡在馄饨汤里,岂不是绝配?”
他突发奇想,忍不住实验起来。那油条泡得软糯,汤汁浓郁,一口下去,简直是人间美味。
不过,想着胡辣汤泡油条那才叫绝,他匆匆解决掉碗里的馄饨,顺带打包二十根油条,心急火燎地往家赶。
一回家,就忙活着煮胡辣汤,那系统签到得的汤包,省去了调味的烦恼,只待美味出锅。。
陈飞一边剔着牙,一边得意洋洋地想:“系统出品,必属佳品啊!”
想起那天自己动手煮的汤包,味道简直能和大厨媲美。
他美滋滋地回忆着煮胡辣汤的过程:汤包加点水,搅和搅和,往锅里一倒,等水开,再潇洒地冲进鸡蛋,那动作,简直帅呆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人在四合院,从签到开始美好生活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人在四合院,从签到开始美好生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