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开的价格是三万二……” 中年男人一边期期艾艾地报价,一边用探究的目光看着苏妍。
苏妍一听扭头就走。
“哎……哎……小姑娘,你家大人真想买,就过来商量啊……还可以商量……” 中年男人一看苏妍走了,着急地追过来喊道。
……
1991年的安城县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在160元左右,少的七八十,多的三四百,差距较大。房改政策是五年以后的事,这时候职工的房子大多数是福利分房。
也有房子多余的职工偷偷卖掉换钱的,按平方卖价格在120元,按套计算一般是双方自愿协商。但门面房属于商品房,是可以出让的。
这个时代的建房成本还是比较低,街面上大多是红砖混凝土盖起来的房子,使用寿命大约在50年左右,一块红砖四到五分钱一块,加上人工费、其他建筑材料费,一平方的造价基本在130元左右,出售价格一平方在200元上下。
苏妍这几天找房子时候也仔细打听了各种房子的价格,心里大体有了个数。
鼻子下面一张嘴,花点钱买点人家的东西,嘴巴再甜一点儿,打听附近的房价和房子情况,基本就能了解个差不多。
苏妍知道眼前这座房子竣工也有五年多了,比学校要晚些年,外墙贴满了麻将块大小的瓷砖,有的瓷砖年久失修掉落了,斑斑点点的,这些都要重新黏贴或者铲掉重新装修。安城县这丁点大的地方,没有良好的支柱产业来支撑,也发展不了新的企业来纳税,房价这几年基本没怎么涨。
这座房子的建筑成本大概在八千到一万元之间,不会超过一万元,地理位置有些偏,经营状况不咋地,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买主,想用卖掉门店的钱再去主城区买套门面房,这套房子处理不掉,他们的想法不会实现的。
苏妍的心理价位在一万五左右,最多不能超过两万,多一分她都不愿意掏。可这个管事的也太黑了,张口就报价三万二。
三万二能去市里的繁华商业街买套门面房了,欺负她一个女孩子,狮子大开口,胆真肥!
苏妍决定冷他们两天再说,这么久卖不出去,就来了她这么一个主动问价格的,管事的就是不在乎她这个小孩子,但是也会琢磨她背后的家人,肯定也会找领导汇报。
……
学校要期中考试了,苏妍一边收心备考,一边将记忆里有关各种面食小吃的做法整理出来,又跑去新华书店买了本面点制作大全和家常炒菜的书,给徐奶奶和刘庆华看。
刘庆华只当闺女想吃书里的面点和菜品了,对她来说女儿的事就是天大的事,照顾好女儿就是她的头等大事。
刘庆华不聪明,但胜在勤奋,一边仔细翻看,一边认真学里面的字,一边琢磨流程,一边实践操作,那厨艺水平进步的真是一日千里。
连徐奶奶这个曾经的地主家的小姐,吃过那么多山珍海味,珍馐佳肴,都觉的从刘庆华手里做出来的食材格外鲜美可口。
刘庆华似乎在厨艺上格外有天赋,苏妍很惊讶又格外惊喜地发现了这一点。
上一世妈妈可没有展露过这方面的天赋。苏白氏管的严,油盐酱醋瓶子罐子天天用手指头量,每一顿饭用多少她都有规定,生怕刘庆华做饭时偷吃偷喝了,或者偷偷给苏妍做了好吃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天赋,没有油水没有调料,做出来的饭菜也好吃不到哪里去。
现在不一样了,娘俩倒腾蚂蟥干夏天一个月就能赚到一万多,今年倒腾了半年多,数量有多有少,赚来的钱零零总总也有四万多,除掉和苏长格分掉的钱,娘俩净赚两万多。腰包鼓了,手头宽松了,刘庆华在吃食上也不再亏待自己,家里鱼肉不断,也舍得放油盐调料,做出来的东西自然格外鲜美可口。
……
过了期中考试,再去杂货铺就是一周之后的事了。
杂货铺的生意依旧是门可罗雀。
中年男人的嘴上都生了几个泡,看见苏妍母女两个的影子,就急急忙忙地从店里跑过来迎接,那态度和第一次见苏妍的样子,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哎呦,小姑娘,你可过来了!这是你家大人吧?你好你好!” 中年男人尴笑着打招呼。
苏妍心里暗暗发笑,面上却不动声色。
刘庆华还是有点拘谨,不过有女儿在身边她就有了底气,昂着头“嗯”了一声。
中年男人这一周可急疯了。
上次苏妍从他店里走后,他本不想当回事,可仔细琢磨苏妍的话又觉得这小姑娘并不是拿他寻开心,万一她背后的大人真想买房子,一时不得空派孩子来打听打听价格呢?但是买房子这么大的事,又为什么派一个小孩子来呢?这家的大人心也太大了吧?……
左思右想下还是不放心,怕真弄丢了这门生意,索性跑厂里汇报给了领导,让领导定夺,不管结果好坏都有领导给兜底。他小算盘打的啪啪响,却没想到领导一听就急了,骂他把潜在客户给丢了,厂里已经在着手在商业街盘新店铺了,老店铺转不出去,新店铺就没钱买,耽误了厂里的事,他这活也别想干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八零:我在商界当大佬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八零:我在商界当大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