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留在山庄一日,多赚一份钱。两个月赚的钱够他们回家好好过日子,再多打一些工,日子会过得更好。
得到小梅准信,一万五千多名临时工欢欣鼓舞。
钱库已不多了,于是,小雪安排人带黄金去长安找韩老帮忙去柜坊换取铜钱。
繁杂的出入账目在杨卿的辅助下,小雪很快就理顺了。
其实就是后世的Excel分类汇总表格,不同的是,分类汇总被分制成不同的手工表格记录。
六位组正分别编撰各自的计划及其预算,然后上交小梅。
小梅审核计划的可行性,将预算部分送与小雪,小雪签字后,小梅才签上自己的大名。
一切准备工作妥当后,两个工程同时动土。
短短几日,图纸上的水泽村在田地中间初现雏形,流经田地的辋川河顺便被扩宽修整了一下。
门口站岗的保卫人员见到一行人朝山庄走来,连忙上前行礼。
旁边另一个保卫匆忙离开,赶去通知杨卿。
通知杨卿的保卫气喘吁吁地跑回来,远远朝门口保卫点头。
保卫认识樊象,又得到杨卿的同意后,就打开了大门。
樊象带着工部的官员进入山庄,瞬间就被眼前的一切震惊了。
眼前俨然就是世外桃源!
成片的稻田长势喜人,其高都快赶上小树了,人可在其下乘凉了。
段纶大喜,急忙来到稻田边,深吸了一口气,露出陶醉的表情。
“世上竟有如此稻种,真是奇哉!”
嫩绿的穗子很大,熟了后,又该多大。段纶初步判断出了水稻的产量,一脸的震惊。
杨卿远远看到参观的人群,快步跑向前。
段纶笑道:“这稻种是你培育的?”
杨卿点头。
“今年收获的水稻,你可愿卖给朝廷?”
杨卿点头。
段纶十分满意,笑道:“如果南方都能种上这种水稻,大唐必不会出粮荒。到时杨小郎的功绩将青史留名。我会将此如实上报陛下,到时,杨小郎的封赏只高不低。”
杨卿抱拳回道:“小的不求赏赐,愿无偿提供稻种。”
“好!好!好!”
段纶欣慰地点头,樊象大喜,连叫几声好。
“你的山庄很是不凡,不知能否带我们参观一下?”
“段尚书,请。”
杨卿亲自在前面带路,边走边解说。
远处的水渠路被很厚的干草覆盖,一行人走在上面,并没发现什么不同。
工部尚书段纶时不时欣慰地点头肯定杨卿的才能。
远处施工现场一片火热,工人有序且高效地施工,就像流水一样自然。
段纶很快就注意到了施工现场,饶有兴趣地观察,时不时点头肯定。
“杨小郎,可否引本官见下工程监造人。”
杨卿伸手邀请,道:“段尚书,请随我来。”
田铭巡视在工地,见到不合规的操作,就对工头具体讲解施工细节要领,并让其纠正工人的错误。
杨卿朝田铭招手,大喊道:“田铭,过来下。”
田铭哪里见到过这种阵势,吓得连忙上前。
“这位是工部段尚书,这位是工部营造司,柳司。这位是樊县令……”
田铭挨个行礼,段大亮眼前一亮,询问田铭:“可识字?”
田铭连忙回话:“小人识得一些字。”
段纶满意地点头,就想将其招入工部:“你,可愿来工部?”
田铭胆颤心惊,看了杨卿一眼,见杨卿毫无暗示。他转头向李大亮低头回道:“小人是山庄的部曲,去留自己做不了主。”
段纶微微皱眉,转瞬露出笑容,看向杨卿。
“杨小郎,如此贤才,留在你这庄子里,有些大材小用了。如能进入工部,他将拥有更广阔的天地。是为天下苍生,还是明珠蒙尘,就看杨小郎了。”
杨卿摇头,杨台在一旁顿时急了,不停向杨卿使眼色。
杨卿耐心解释道:“段尚书,他就算去了也不一定顶用。”
“何意?”
段纶有些不悦,樊象被吓得不轻,欲替杨卿解释,被段纶一句话挡住了。
“让他说。”
杨卿说道:“有钱好办事,只要钱到位,都不是事。这里,每人最低一个月一贯钱,工头和手艺工一月十贯钱,大工头一百贯。给的多了,不管什么工程都好办。遇到问题,不用监管催促,工头和手艺人都能自己解决。”
水泽村建到了一半,整体的布局和造型能看的出来,尤其是段纶这等行家。
水泽村建筑风格与大唐建筑风格大不相同,谈不上谁优谁劣,只能说各有千秋。山庄建筑成本要比同档次宅子要低很多,大唐同档次建筑要比水泽村建筑更美观。
段纶皱着的眉头舒缓开了,思忖片刻,便问道:“杨小郎,这新施工的建筑与寻常建筑很是不同,可否借你的图纸一观?”
杨卿喊来田铭,拿过图纸,递给段纶。
段纶看了半个时辰,将图纸很多细节吃透后,将图纸还了回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唐贞观小地主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唐贞观小地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