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成帝道:“朕何德何能,能让万里之外的小国来归附。既然如此,礼部应该速速写好册文。”
李慕儒道:“圣上,这其中有个难处,那就是鲸山国国主想让朝廷册封他一个亲王爵位。”
“嗯,”义成帝沉吟片刻,“朕记起来了,多年前朕就想封鲸山国国主为郡王,可是却被拒绝了。”
李慕儒道:“就是如此,当时朝廷因为这件事断了鲸山国的朝贡八年,如今他们又派使臣来,敬献了许多海外的奇珍异宝,目的还是想让朝廷给他们国主一个亲王爵位,据闻那鲸山国主今年年届七十,此生所愿只剩这一件,此事如何处置还请圣上圣裁。”
义成帝道:“李卿家,你的意思呢?”
李慕儒不自觉地咽了一口口水:“臣认为鲸山国孤悬海外,却一心向往本朝的册封,其诚心令人动容,若是能以一虚位而收远人之心,实是一件好事。”
义成帝看向牛献道:“牛卿家,你的意思呢?”
牛献道道:“孔夫子曾说过名器乃是国家最重要的东西,绝不可轻易许人。朝廷有制度,若非皇家血脉不可封为亲王,高丽,安南这些大国的国王也只是郡王爵位,鲸山国不过是海外一蕞尔小邦,按照道理国主能封一公爵已是格外开恩,如今圣上更加恩典封他为郡王,他却还不知足,朝廷若真封他为亲王,海外诸多小国定会大为不平,为了笼络一国而失了众多国家的人心,孰好孰坏岂不是一目了然。”
他这一番话有理有据,将事情的利弊剖析地十分透彻,李慕儒竟不知该如何辩驳。
义成帝道:“牛卿家此言深得朕心。李卿家你回去后当面跟鲸山国使者传谕,要讲清楚几件事:第一,鲸山国孤悬海外,却远涉重洋每每来朝,朕心甚慰,但朝廷体制在,以后还是三年一朝为好。第二,鲸山国主的爵位朝廷定为郡王,已是破例,不必屡次再请增封,否则触怒天威,反而会伤了两国的邦交。第三,使臣带来的礼物原数带回,使臣限期三日内登船离境,不得找借口拖延。”
李慕儒急道:“圣上,如此一来我怕会寒了远人之心,鲸山国使臣此来还需为其国主采办一些寿礼,可否宽限一段时日再让他们离境。”
他这话一出,余下三人都颇为惊讶,李慕儒居然会为了一个小国使臣而违抗圣命,实在是太令人意外了。
义成帝道:“念在这使臣也是为主尽忠,离境的事李卿家你酌情处置吧。”
李慕儒这才松了一口气,应道:“臣遵旨。”
义成帝又将目光转向牛献道:“牛卿家,你管着刑部,几个月前有人进入这上林苑偷猎,居然还射死了一名守护的羽林卫,如此胆大妄为真是令人惊骇!这件案子刑部审清楚问明白没有?”
牛献道道:“犯人是抓住了,只是案情有些细节还要再核实,所以,所以.....”
义成帝道:“什么细节没弄清楚?”
牛献道道:“闯入上林苑偷猎的人不止一个,到底是谁射死了羽林卫,还没完全弄清楚。”
义成帝道:“朕看过刑部卷宗,主犯只有一人,余下的都是从犯,上林苑是禁地,偷入已经是大罪,何况还杀了羽林卫,朕比不上汉文帝,可也知道不以禽兽罪人的道理,若他只是猎杀了一些禽兽,朕还可宽宥,可出了人命,定无可恕之理。牛卿家,这案子如此难断,是不是有人请托说情?”
牛献道忙道:“没有,事关人命,刑部秉承圣上的训喻,都是慎之又慎,所以案子定的慢了些,臣回去就跟刑部说,让他们尽快定案!”
义成帝道:“今日行猎本是乐事,朕却与三位卿家说了这许多话,哎,实是因为我们这里松一点,下面就会垮到不成样子!如今朝廷上下一些官员不做好本职,却把心思放在溜须拍马上,这段日子有好几处地方的官员献上来祥瑞,有送白鹿的,有送带字陨石的,还有送来九穗稻谷的,就在刚刚,朕一进上林苑就看见那只大乌龟趴在湖中的石头上,如此挖空心思,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牛献道道:“启奏圣上,这些祥瑞中有些确是真的,并不全是造假,再者,下面的官员这么做也是出于一片孝心。”
义成帝怫然不悦:“他们这么做叫有孝心?是把朕当成可欺之主了吧。”
这话很重,吓得牛献道赶忙下跪认错。
义成帝道:“牛卿家起来吧。朕今日话说的重了点,可也是为了你们好。说起上林苑,朕听闻前段日子牛李两位卿家的侄子在这里差点遇难,可有此事?”
此话一出,李慕儒和牛献道都愣住了,不知皇帝为何忽然会问起这件事。
李中谋和牛奇韬两人参加思福公主的驸马遴选,两人因为被申坤鹏抓住把柄受了威胁,自己把自己安排到了险地。
这件事实在丢人,若是严格追查起来,两人助纣为虐,应该被法办。
李慕儒知道皇帝十分精明,不会无端问起这件事,定是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禀道:“圣上,他两人之所以遇险完全是咎由自取,他们平日不修德行才会被人抓住把柄要挟。请圣上念在两人还年轻,又是初犯,能法外开恩,宽恕他们这一回。”说着他给牛献道使了个眼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行捕司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行捕司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