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白发老太太在宫女的搀扶下走了进来,她一进来就笑道:“快把我的孙女抱过来给我看看。”
皇帝此刻抱着公主,见到母亲他一时不知该如何答话。
太后瞥了皇帝一眼,没好气地说:“快给我看看呀。”
太后面前皇帝不敢睁着眼说瞎话说什么公主已经夭折了,他乖乖地将孩子递给了母亲。
太后接过后看了看,脸上露出慈祥的目光,她特意将公主的手掌拿起来放到宫灯下仔细端详,然后念道:“阿弥陀佛,这是佛手啊!是上天赐给本朝的祥瑞啊!”
金公公听了这话立刻明白了太后的意思,当即高声道:“太后圣明!”
殿中其他人也一起高喊道:“太后圣明!”
丽妃这时已经从床上爬起来跪在了皇帝脚下,此刻她泪如泉涌,因为她明白女儿的命总算是保住了。
第二折 求学
寒来暑往,乌飞兔走,不知不觉间公主已经长到了十岁,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封号:永宁。
她和其他兄弟姐妹一起进到内书堂读书。
不同于其他皇子公主读书时应付差使了事,永宁公主读书很刻苦,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内书堂。
公主善于作诗,长于书法,且很擅长思辨,经常把老师问的讲不出话来。
这日翰林院的高学士给众人讲解《世说新语》时讲到这样一则故事: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仁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高学士发问:“诸位皇子公主,你们觉得到底是长安远还是太阳远呢?晋明帝的回答为何前后不一呢?”
大皇子首先回答:“小孩子就是如此,反复无常,今天喜欢吃甜的,明天喜欢吃咸的,翻来覆去。”
其他皇子心想大哥这明显是在讥讽我们这些人是小孩,但他们无人敢反驳大哥,四皇子眼睛一转,对永宁公主说:“三妹,你觉得为何晋明帝两次回答会不同呢?”
永宁原本在发呆,待得四皇子问第二遍,她才回过神来答道:“能见到的东西总比见不到的东西让人觉得很亲近,我想晋明帝应该是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吧。好比今日我们兄弟姐妹聚在一起自然觉得彼此是最亲近之人,有朝一日哥哥们分藩就国,我们这些姐妹们嫁人之后,可能又会觉得别的人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了。”
她此话一出,众人都感到十分伤感。
大皇子问:“永宁妹妹,那你希望将来是嫁的远一点还是近一点呢?”
永宁不答,她看向窗外,自己从出生起就没离开过皇宫,外面的世界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四皇子笑道:“我看永宁一定想嫁的远一点,你们还记得上次老师安排我们咏镜子时她做的那首诗吗?他人月下成双对,我自镜前照孤影。何时托心寄明月,万里山河觅知音。她想到万里之外去寻觅夫婿,肯定是嫁的越远越好。”
大皇子道:“是吗?永宁你真是这么想的吗?朝廷需要一位公主去和亲,改明我跟父皇说让你去吧。”
“大哥!”四皇子喝道,“你也太过分了,怎么忍心让永宁一个人去那苦寒之地受苦呢?”
大皇子道:“是你说的,永宁想要嫁的远一些。”
四皇子没好气地说:“嫁的远一点就要嫁到胡人那里去,我说自己今天想吃的咸一点,难道就得找块盐巴来啃吗?”
眼看两人要争吵起来,高学士赶忙换话题:“诸位殿下,下面我们讲解《易经》,今天讲蒙卦,蒙卦的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坎为水,山下的水蒸腾形成雾气,好一派山水蒙蒙的自然景致,这便是蒙卦的卦象…”
见他开始讲《易经》,众人纷纷低头,有的开始打哈欠,只有永宁一个人拿着笔在纸上画着蒙卦的卦象。
第三折 欺花
春暖花开的季节,御花园中百花盛开,姹紫嫣红,令人心悦陶醉。几个身着华贵服饰的少女正在花丛之中嬉戏。
一个身着紫衫的女子蒙着眼睛在捉人,其他几人在闪躲,可怜这园中的花花草草被她们踩的都不成样子了。
边上的太监宫女看了干着急,若是过一会皇帝来的话,看到自己珍爱的花草被糟蹋成这副模样,定然龙颜大怒,而他又不会责怪自己的这几个宝贝女儿,倒霉的还是他们这些下人。
紫衫公主一把抱住一个宫女,笑道:“四妹,是你吧!”她把眼布一摘,却发现抓错了人,瞬间大怒,一个耳光狠狠地抽了下去,骂道:“不长眼睛的奴婢,也不知道躲远点!”那名宫女吓得立刻跪下,浑身发抖,她不能辩解自己身后就是水池,若不是她挡着,这位尊贵美丽的咸宁公主此刻已经成了落汤鸡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行捕司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行捕司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