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纳闷间,远处传来熟悉的喊声:"我在这里!"循声望去,只见阿宁抱着个大纸箱,正朝这边拼命挥手。晨风掀起他的衣角,发梢还沾着清晨的薄露,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九月!小寨市场的水果摊居然有桂七芒果,我一眼就认出来了!"阿宁气喘吁吁地跑到跟前,小心翼翼地把纸箱放在地上。
九月蹲下身,看着纸箱上斑驳的"桂七芒果"字样,那熟悉的字体仿佛带着家乡的温度。突然,鼻尖泛起一股淡淡的草木香,恍惚间,她又回到了花镇的老街。
往年端午,阿婆总会提前把灰水粽包好,一个个整齐地码在竹篮里。出发去学校那天,阿婆会偷偷往她书包里塞几个,用带着笑意的语气说:"路上饿了吃。"那些裹着柊叶的灰水粽,承载着外婆的牵挂,陪伴她走过无数求学的清晨与黄昏。记得有次考试失利,她躲在宿舍里偷偷掉眼泪,打开书包却摸到一个温热的灰水粽——原来是阿婆趁着送菜的机会,特意托人捎来的。
"快尝尝,肯定是家乡运来的!"阿宁的声音把九月拉回现实。她打开纸箱,浓郁的果香扑面而来,青绿的芒果表皮泛着诱人的光泽,正是家乡特有的桂七芒。九月轻轻抚摸着芒果,指尖仿佛触到了阿婆布满皱纹的手,那双手曾无数次为她包粽子、擦眼泪、系鞋带。
阳光穿过槐树叶的缝隙,在两人身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阿宁,这边的端午好冷清。”九月滑动手机屏幕,将珍藏的照片翻给阿宁看。画面里,江边堤岸密密麻麻挤满了欢呼的人群,鲜艳的三角旗在风中猎猎作响,龙舟队擂动的鼓点仿佛穿透屏幕,震得空气都在颤动。竹篾摊上白雾蒸腾,棱角分明的灰水粽泛着温润的光泽,摊主舀起琥珀色的黄糖浆,正要浇在剥开粽叶的粽子上。
阿宁盯着照片,喉结微微滚动,从口袋里掏出一团用报纸裹着的东西展开——竟是一小包黄糖,粗粝的晶体在阳光下闪着暖光。“我妈妈寄包裹时偷偷塞的,说怕我们馋粽子。”他的声音发闷,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报纸边缘被压出的褶皱。九月望着那包黄糖,恍惚看见千里之外的厨房,家里的亲人佝偻着背,在蒸腾的热气里往包裹塞着家乡味,白发被灶火映得发亮。
两人并排坐在教学楼前的阶梯上,水泥台阶还带着晨露的凉意。远处南山轮廓被薄雾晕染,像一幅未干的水墨画。
阿宁突然开口,声音带着少见的温柔:“去年我还在,阿爸划的那艘龙舟拿了头名。”他的目光飘向虚空,“冲过终点时江水溅了他满脸,上岸时浑身湿透,可手里还紧紧攥着船桨,指节都发白了。”
九月的思绪瞬间被拽回童年。小舅舅总爱用胡茬扎她脸蛋,端午那天却会早早把她扛上肩头。两旁木棉树抖落满枝红花,人群的呐喊声与锣鼓声混作一团。龙舟破水而来时,船尾翻涌的浪花扑上堤岸,凉凉的水珠溅在她凉鞋上,混着艾草与江水的腥甜钻进鼻腔。最难忘是赛后归家,推开门就撞见外婆端着冒热气的灰水粽,黄糖浆顺着晶莹的米粒缓缓流淌,在瓷碗里聚成小小的金洼。
“你记得吗?”阿宁突然转头,眼睛亮晶晶的,“有年龙舟赛下雨,大家都躲在骑楼底下,看雨水顺着瓦当连成线,结果爸爸他们的龙舟照样拿了第一。”九月笑起来,记忆里那场雨确实格外酣畅,雨水混着汗水从划龙舟的人古铜色的脊背滑下,却浇不灭满街的欢呼。
九月摸出兜里被攥得温热的黄糖,细小的晶体在掌心折射出细碎的光。风掠过槐树梢,恍惚间,她听见了龙舟鼓点,闻到了灰水粽的草木香,还有阿婆在耳边轻声说:“快吃,别凉了。”
他们在操场角落发现几株艾草。阿宁惊喜地蹲下:“虽然不是老家的野艾,但好歹是个念想。”两人小心翼翼地将艾草摘下,微风拂过,叶片在风里轻轻摇晃,恍惚间竟有了家里的韵味。那摇曳的艾草,仿佛在诉说着对故乡的思念,也为这个冷清的端午增添了一丝节日的氛围。两人坐在足球场的草坪上,分食着芒果干。
阿宁说起小时候,跟着阿婆学包粽子,总是把粽子包得歪歪扭扭,惹得全家人哈哈大笑;九月则讲述着端午洗艾草澡的趣事,有一次不小心把艾草汁溅到眼睛里,疼得直掉眼泪,阿婆一边心疼地帮她冲洗,一边笑着说她是个小淘气。
远处传来吉他声,唱的是《海阔天空》,激昂的旋律在空中回荡。九月突然想起阿婆常说的话:“人在哪,家的味道就在哪。”此刻,虽然没有灰水粽,没有热闹的龙舟赛,但有老乡的陪伴,有对故乡的回忆,这个端午似乎也不再那么冷清。他们互相倾诉着思念,分享着童年的趣事,笑声在操场上回荡。
夕阳把教学楼的影子拉得老长,九月望着天边的火烧云,转头对阿宁说:"阿宁,你该回东校区了。今天有你陪着,这个端午节过得很开心。谢谢你。"她的声音里带着眷恋,手指无意识地揪着校服衣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们都是九零后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们都是九零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