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和大姨父正站在门口张望,看到九月的身影,大姨立刻小跑着迎上来,双手紧紧握住她的手,粗糙的掌心带着常年劳作的温度,眼眶瞬间泛红:“看看这孩子,怎么一点都没长高,也没长胖啊!在外面是不是没好好吃饭?”说着,用袖口轻轻擦去眼角的泪水。大姨父则默默地接过行李,笑着埋怨:“大冷天的,快进屋,你大姨炖了一上午的鸡汤,就等着给你补补呢!
一推开门,凉爽的气息裹挟着饭菜的香味扑面而来。客厅的吊灯散发着柔和的光,餐桌上早已摆满了菜肴:金黄酥脆的玉米烙、油亮喷香的红烧鱼、翠绿鲜嫩的清炒时蔬......每一道都是九月爱吃的。
“上二楼,快看看你的房间!”大姨拉着她的手,走上了二楼推开了走廊尽头的房门。一股淡淡的松木香气扑面而来,崭新的木床占据了房间一角,铺着粉白相间的碎花床单,厚厚的棉被叠得整整齐齐,还贴心地放着一个毛绒热水袋。
窗边,一盆胖乎乎的多肉植物长得正旺,叶片上还沾着清晨的水珠,在灯光下闪闪发亮。九月抚摸着电脑屏幕,眼眶不禁湿润了。虽然自己不是大哥的亲生妹妹,但大姨父家里的两个哥哥一直把她当亲生妹妹一样关爱,这些无声的付出,比任何言语都更令人动容。
“喜欢吗?”大姨有些忐忑地问,手指紧张地揪着围裙,“这床是你姨父亲手打的,桌子是镇上家具店新买的。知道你在青市求学辛苦,特意给你留了个安静学习的地方。”九月再也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扑进大姨怀里:“谢谢大姨,我太喜欢了......”她听见大姨轻轻拍着她的背,像小时候哄她睡觉那样,一下又一下。
这时,大嫂系着围裙从厨房跑出来,手上还沾着面粉,头发上别着的夹子歪歪斜斜。看到九月,她立刻心疼地拉过她的手:“瞧瞧,都瘦成这样了!在青市读书是不是总顾不上吃饭?今晚一定要杀鸡杀鸭,给你做顿丰盛的晚饭,好好补补!”说着,又风风火火地跑回厨房,嘴里还念叨着:“鸡汤再炖一会儿,红烧肉也该收汁了......”厨房里传来锅铲碰撞的叮当声,混着蒸腾的热气,飘来阵阵诱人的香味。
饭桌上,家人们的笑脸比任何佳肴都动人。大姨把最大的鸡腿塞进她碗里:“多吃点,长点肉!读书费脑子,可别把身体熬坏了。”哥哥默默把她爱吃的糖醋排骨挪到她面前,自己却夹起剩下的青菜。
就连平时严肃的大姨父,也不时往她碗里添菜:“在青市好好读书,家里不用你操心。”九月咬着鲜嫩的鸡肉,汤汁在舌尖散开,熟悉的味道勾起无数回忆。
饭后,大家围坐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听九月讲着在青市的见闻。
“青市的图书馆有整整八层,里面藏着数不清的好书,”九月兴奋地说,“我还加入了读书会,每周都能和同学们讨论喜欢的作品。”
“我们九月有出息,在大城市见了大世面。”大姨戴着老花镜,手里的银针上下翻飞,正在给九月纳鞋底,脸上满是骄傲。
“那在学校有没有遇到喜欢的男孩子啊?”大嫂调皮地眨眨眼,惹得大家都笑了起来。九月的脸一下子红了,嗔怪道:“大嫂!”
接下来的两天,九月彻底放松下来。清晨的阳光穿过院子里老枣树的枝桠,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大姨戴着老花镜,坐在藤椅上穿针引线,竹篮里各色丝线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鼻尖还架着滑落一半的眼镜。
"快来晒晒太阳,这日头暖和着呢!"见九月走出来,大姨笑着挪了挪身旁的板凳,"快和大姨说说,在青市的大学都忙些啥?"
九月挨着大姨坐下,望着院角新栽的月季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我加入了学校的心理协会,跟着学长学姐去社区做过心理健康宣讲,还帮同学做过情绪疏导。"她眼睛亮晶晶的,"上个月我们办了'树洞信箱'活动,收到好多封藏着心事的信,大家互相写信鼓励,特别有意义。"
大姨停下手中的针线,神情专注地听着,不时点点头:"这事儿好,能帮到别人。"
大姨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拍着九月的手背:"我们九月就是能干,啥都做得好。但在外面别太累着,身体才是要紧的。"
午后的厨房飘着粽叶的清香,大嫂正把糯米拌上酱油,鲜嫩的五花肉码在竹匾里,翠绿的粽叶在案板上码得整整齐齐。"来,九月,试试包肉粽。"大嫂递过两片粽叶,示范着卷成漏斗状,"先放一层米,再夹块肥瘦相间的肉,撒点咸蛋黄,最后用米盖严实。"
九月笨拙地学着,包出的粽子歪歪扭扭,不是粽叶没裹紧,就是绳子系得松垮垮。大嫂笑得直不起腰:"你这粽子上了蒸笼,怕是要变成糯米肉汤!"说着接过重新调整,指尖翻飞间,一只四角规整的粽子就包好了,还特意在绳结处系了片小粽叶当标记。"还是大嫂厉害!"九月吐了吐舌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们都是九零后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们都是九零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